中國央行9月7日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底的外匯儲備為3萬1851億美元,環比減少158億美元,連續2個月出現減少,減幅擴大至7月的約4倍。中國的外匯儲備餘額降至2011年12月底以來的最低水準。有觀點指出,去年8月央行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後實施的大規模匯率干預舉措的影響顯現。
8月在美國加息預期升溫、日元等貨幣兌美元匯率下降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基本沒有變化。其原因可能是央行持續實施買入人民幣的匯率干預舉措。但是,為推高人民幣匯率的大規模而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的干預舉措被認為出現減少。
但外匯儲備的減幅仍大幅擴大,其原因被認為是2015年8月下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影響。央行在下調中間價後為防止人民幣匯率大幅下跌,實施了大規模的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的匯率干預舉措。被認為當時除了現貨交易外,還活用了為期1年的期貨交易。
期貨交易於今年8月到期,但是北京某金融界人士認為,「央行並未延長部分期貨交易,而是用現貨美元支付給交易對象,導致外匯儲備減少」。央行2015年9月之後也多次通過為期1年的期貨交易進行匯率干預,或將成為今後外匯儲備減少的主要原因。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