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金融市場 > 中國提前2年實施人身險外資放寬政策

中國提前2年實施人身險外資放寬政策

2018/04/12

PRINT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易綱4月11日顯示出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措施將從2018年6月底開始實施的方針。核心內容是將證券與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到51%,3年後允許全額出資。與2017年11月在中美首腦會談中承諾的措施相比,人身險的放寬政策將提前2年左右實施。儘管這些措施著眼於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但對以往方針的重新完善的一面較為突出。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1日,海南博鰲)

    

      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表明了上述方針。易綱針對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0日在博鰲演講中提出的市場開放舉措宣佈了金融方面的具體內容。關於政策放寬的目的,易綱稱是為「大幅度放開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中國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

   

      核心內容是放寬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外資在中國經營證券、投資、期貨、人身險等業務時,需要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目前的外資持股比例最高為50%。此次限制放寬後,外持股比例將可提高到51%,允許持股比例過半,3年後則可全額出資。

  

      中國政府在2017年11月的記者會上就提高到51%的時間僅表示證券「很快」、人身險「3年後」。對於證券維持了以往方針,而人身險則將提前2年左右實施。

  

      相關業務限制也將放寬。除銀行開設分行變得更容易外,證券公司取得股票承銷、股票受讓等業務執照也會更加容易。在保險方面,除允許外資開展代理店業務外,還將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的規定。徹底貫徹對中外資金融機構一視同仁的原則。

   

      股票交易也更加方便。在內地與香港實行的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方面,從5月1日起將把每日額度擴大到目前的4倍。並力爭在2018年內開通上海與倫敦間的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滬倫通」。

  

      這其中許多都是在金融行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美國多年來向中國要求的內容。因此此時公佈具體措施被認為是想緩和中美摩擦,以避免貿易戰。

  

      不過,4月11日公佈的許多政策都是對既有方針的重新完善,對其效果的質疑聲也不在少數。放寬銀行與證券的業務限制基本上是監管部門已經公佈的內容,只有實施時間是新的。而宣佈擴大的股票互聯互通每日額度迄今為止幾乎從未達到過上限額。

   

      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承諾的部分內容有可能並未得到遵守。例如,取消銀行開設分行的限制、開放汽車金融與租賃本應在加入WTO後的5年內實施,但直至此次的開放措施才被體現。

   

      外資金融機構能夠發揮優勢的是把海外與中國聯繫起來的外匯交易和幫助海外證券投資。但這一領域依舊保留著嚴格的資本限制,2016年底以後甚至還有了進一步加強。易綱表示「我們在推動各項政策時都是非常謹慎的。」,對於快速開放資本限制仍保持慎重態度。在當前情況下,外資機構即便是開展業務,也不會輕易就能獲得收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海南博鰲 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