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決定了今年經濟改革的重點,于日前發佈了《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將放寬存款和融資利率限制,擴大銀行可自由確定的利率範圍。以往受到保護的銀行不願承擔新風險,導致資金無法流向作為成長型領域的民營企業,而上述舉措意在改變這一弊端,提高經濟效率。
中國為貸款利率設置下限,存款利率設置上限,而銀行借此獲得一定的差額利潤。現在,從銀行可自行確定的利率範圍來看,存款利率上限可達到基準利率的1.1倍,而融資利率下限可達到基準利率的70%。
在過去,銀行將融資集中於壞帳風險低的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不論經營內容如何,均能以低成本籌措資金。因此國有企業易於出現無效投資,而民營企業卻難以獲得資金。另一方面,存款利率被控制在較低水準、利率收入低的問題正在成為阻礙個人消費擴大的原因之一。
關於放寬利率限制,今年的《意見》與往年相比採用了更加明確的表述,市場已經有分析認為,融資利率下限將在年內廢除。此舉意在加強銀行間競爭、促使資金高效流向今後有望不斷成長的中小企業等。
在放寬金融限制的同時,中國還將確定旨在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計劃。而關於人民幣直接交易自由化改革,《意見》稱將穩步推進,僅僅重申了以往表述。
另一方面,為了通過稅制改革抑制投機性購房,再次強調了將擴大房地産稅試點範圍的方針。目前正力爭將房地産稅擴大到已進行試點的上海和重慶兩個城市以外。
《意見》規定的是各省廳和中國人民銀行今年應該推進的工作,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意見」方式出台,並由國務院批准。不過,不願競爭加劇的銀行等可能表示反對,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層能否迅速推進改革仍然充滿未知數。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