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正為如何在防止泡沫的同時確保市場穩定而苦思焦慮。為避免短期金融市場出現混亂,人民銀行在10月29日時隔兩周重啟資金投放。在貨幣過剩的背景下,中國的房價持續上漲,貨幣政策的掌控難度在不斷加大。
人民銀行在10月29日的公開市場操作中向市場投放了130億元的資金。這是自15日以來時隔兩周再次進行資金投放。在24日之前的每週週二、週四例行公開市場操作中,但24日之後已經連續3次未投放資金,使得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升至4個月來的最高水準。
人民銀行重啟資金投放的目的是避免出現像6月底那樣的混亂。6月底的短期利率曾一度升至13%,導致上海股市暴跌,全世界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升溫。央行總裁周小川此次決定確保市場穩定,在11月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召開之前,避免混亂壓倒一切。
中國非常擔心由於貨幣過剩而導致泡沫經濟。隨著美國提前削減第三輪量化寬鬆(QE3)的預期落空,投資資金正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中國。受國外資金流入等的影響,中國的貨幣供應增長率已經高於今年3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確定的13%的增長目標。6月底中國的銀行理財産品餘額比去年年底增長28%,「影子銀行」依舊在持續膨脹。由於貨幣過剩,北京和上海9月的新建住宅價格同比增長20%以上。對房地産泡沫重燃的擔憂也在升溫。
在10月29日的公開市場操作中,人民銀行向商業銀行貸出資金時的利率比以往高出0.2%,達到4.1%。人民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進行資金投放是用銀行持有的債券作擔保,向商業銀行貸出資金,這一貸出利率出現了上漲。對於公開市場操作的貸出利率上升,也有分析認為人民銀行進行資金投放的目的是讓市場穩定,沒有放鬆貨幣政策的意圖。
(土居倫之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