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3月11日就存款利率市場化發表看法稱,「我個人認為,是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能夠實現」。在強調這是他的個人觀點的同時,首次提及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時間。在存在影子銀行風險的背景下,周小川強調了推進金融改革的立場。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記者會上(11日,北京,KYODO) |
周小川是在配合「兩會」而召開的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記者會上表達上述看法的。周小川表示「各種新興的業務、新興的業務方式,也都是對利率市場化有推動作用的」,顯示了利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個人理財産品的增加是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原因這一觀點。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7月取消了貸款利率的下限,只剩下存款利率還存在各種管制。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將1年期定期存款的最高利率設為3.3%。和住宅價格的漲幅相比存款利率水準較低,成為導致從銀行存款流出的資金集中到利率超過5%的理財産品的一大要因。
在中國,部分理財産品沒有受到金融當局的嚴格監管,從保護投資者的角度看存在問題的高風險理財産品陸續出現。在經濟出現減速的情況下,部分理財産品浮現出債務違約風險,正成為中國金融系統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土居倫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