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決定當前重要方針的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開幕。本次會議提出「依法治國」,強調旨在反腐及實現經濟體系透明化的改革決心。估計還將從法治的角度,針對香港「佔中」及部分維吾爾族的反政府活動討論相應措施。
四中全會將於23日閉幕,為期四天。將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要議題,閉幕當天將通過公報。在位於北京京西賓館會場的周圍,20日早上起就警備森嚴,被認為是官員乘坐的黑色汽車頻頻進出。
在反腐方面,如何處理曾身為最高領導層成員之一、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也將成為焦點。周永康因涉嫌嚴重違紀等已被中國共産黨立案調查,估計將在四中全會上受到開除黨籍的處分。其目的是展示中國目前不論職位高低只要觸犯法律必將嚴懲的姿態,以此作為「依法治國」的典型。
在經濟領域,將著手完善依然存在諸多不透明的經濟法制,比如隨意執法及賄賂橫行等。將以市場監管、期貨交易、勞動合同法及稅法等領域為中心,制定旨在推進市場經濟化的法律規則。政府將提出相關法律法規,以依法提高對市場的管理能力,應對意想不到的危機。
中國領導層提出「依法治國」的背景是,在貧富差距擴大等情況下,建立法律及制度等維護體制。不過,由黨本身主導制定的法律和制度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民眾以及國際社會的信賴,尚難以判斷。
另外,有分析認為,如何應對至今仍看不到出口的香港「佔中」問題也會在四中全會上做出討論。加上如何應對部分維吾爾族發起的反政府活動等問題,估計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聲音要求領導層根據「依法治國」,採取更強硬的應對措施。
(島田學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