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記者眼中的「你好廁所」變遷
(2018/03/01)
-

高橋哲史:近30年前首次到北京時,我被又臭又髒的「你好廁所」所驚,30年後我再次被驚到了,在南京上廁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智慧廁所監測系統」……
-
誰會盼望朝鮮滅亡?
(2018/02/28)
-

秋田浩之:半島問題上有個不合理的現實,那就是既想用制裁使朝鮮棄核,又不讓其國家滅亡。美國怕招致恐襲與中國干預、日本怕新生國家反日、南韓怕風險和經濟負擔、中國也有顧慮……
-
中國人對隱私洩露更「寬容」?
(2018/02/27)
-

小高航:即使是和相熟的中國人老朋友,也有兩個怎麼都不能統一觀點的話題。其中之一是房價。記者認為高房價不會持續太久,但中國人認為還會漲至少不會跌。另一個則是隱私保護問題……
-
日本應向中國IT行業學習
(2018/02/27)
-

村山惠一:中國對海外網路服務等有特殊的限制,而以此為由就將視線從中國IT産業移開是很容易的,但這樣真的好嗎?中國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容小覷……
-
日本拍賣會上的中國人爆買
(2018/02/26)
-

中國人在日本的「爆買」被認為正走向退潮。但在日本某些場合,數十萬、數百萬日元的高價商品仍接連被中國人買走。記者此次探訪了中國人在日本的另一個消費場面——拍賣會……
-
中美走向「DNA」的碰撞
(2018/02/23)
-

秋田浩之:與人類一樣,國家也有札根於歷史與文化的DNA。美國的DNA主要是向西擴大勢力範圍。中國也有自己的DNA,那就是在周邊擴大朝貢圈。美國的本能正被中國喚醒……
-
日本的節點:從戰後到災後
(2018/02/20)
-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御廚貴:2018年是平成時代的終結。在自然災害、恐怖主義、社會不安等問題凸顯的同時,安倍政權也走向長期化。他本人抱有右翼思想,在野黨也出現崩潰……
-
普丁與安倍:用對美籌碼衡量日本價值
(2018/02/16)
-

「沒有故意惹惱日本的意圖」,2017年4月在克里姆林宮與安倍舉行只有翻譯在場的1對1會談時,普丁這樣對追問朝鮮問題的安倍回答……
-
日本的節點:讓少子老齡化激活經濟
(2018/02/16)
-

史丹佛大學教授星岳雄:人口增長並不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人口減少和老齡化不僅不會對經濟增長産生太大負面影響,反而能成為生産效率上升的誘因……
-
給讀者朋友拜年!
(2018/02/14)
-

感謝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援,在過去的「雞」年裏,日經中文網有起有伏,不管在哪種環境下,都得到了讀者朋友們的關心與愛護,衷心的向您説一聲:謝謝!「狗」年繼續陪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