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下的「墻」
(2014/12/25)
-

美國和古巴於1961年斷絕外交關係,柏林牆也在這一年修建。柏林牆在1989年倒塌,但美國和古巴的斷交局面卻在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依舊繼續。這一冷戰的産物由1961年出生的歐巴馬來進行清算,不得不説是命運的安排……
-
中國企業為什麼女高管少
(2014/12/25)
-

中國女性就業率達到73%,處在世界第4的位置,但在企業中卻很少有女性高管。最大的原因在於中國男性不認可女性作為「高管」的實力,這背後有著中國特有的商業習慣。中國反腐或許是能成為重用女性的契機……
-
美國陰謀論高漲反映普丁焦躁
(2014/12/24)
-

越來越多俄羅斯政府官員和保守派人士主張「美國的陰謀」導致了盧布的迅速貶值,俄羅斯對美國策劃顛覆普丁政權的擔憂在加深。同時也可以看到,普丁政權希望通過煽動美俄對立來鞏固國內支援,從而實現……
-
盤點2014:亞投行讓日美亂了陣腳
(2014/12/23)
-

2014年是中國經濟外交史上大放異彩的一年。其中成果之一便是將亞投行從構想推向了現實。日本和美國認為這是對現有國際金融秩序的挑戰,對此感到警惕。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
「大褲衩」與中國經濟的關係
(2014/12/18)
-

「大褲衩」、「夜壺」……,北京成為「世界最前衛建築的展覽館」,很多世界級的建築設計師不斷迸發全新的靈感,參與北京的競標。經濟到達頂點之後,建築設計的風格也將逐漸趨於穩重,這也許是潮流……
-
「安倍經濟學」第2幕的關鍵
(2014/12/16)
-

「安倍經濟學」的第1幕進展不順,企業業績好轉,物價開始出現上漲,實際工資卻下降,個人消費萎靡不振,沒能形成良性循環。那麼,「安倍經濟學」第2幕取得成功的鑰匙在哪兒?一個關鍵詞是「逆石油危機」……
-
留給「安倍經濟學」的期限是2年
(2014/12/15)
-

67分——在對執政2年的表現進行打分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出了這樣的評價。安倍向來自信,原本可以給出更高的80分或90分,但卻加以克制。因為安倍知道留給「安倍經濟學」的時間不多了……
-
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在中日間權衡
(2014/12/11)
-

海參崴液化天然氣項目原方案是與日本企業聯合建設並向日本出口,但俄方高管在北京稱,作為該項目的替代方案,將考慮通過管道向中國出口的可能性。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
日本産業將通過化學實現復興
(2014/12/09)
-

三個日本人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使日本企業的「物理」實力一下子成為關注焦點。其實日本的電子廠商正在「去物理化」,轉向材料革新等化學領域,這個領域將很難被複製……
-
高考改革是中國的大考
(2014/12/08)
-

為進入一流大學從小就埋頭苦學的中國,總是以複雜的心情看著日本一次又一次獲得諾貝爾獎。中國終於明白在得到高考高分的同時,卻失去了未來的諾貝爾,於是提出了高考改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