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美洲總局 西村博之:「惡魔潛伏于細微之處」,經濟學家就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考慮增加政策透明度一事如此感慨。FRB希望將金融政策的走向更清晰地傳達給市場。雖然這種意圖很好,但採取的措施不同,可能使之成為良藥,也可能成為毒藥。
「雖然是關於資訊披露問題的披露,但基本上什麼也沒有披露」。摩根士利丹的首席經濟學家、FRB前高管Reinhart在接受美國報紙採訪時,就FRB沒有披露該措施的細節,如此諷刺道。按照新措施,FRB將公佈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每個成員對政策利率趨勢的預期。具體加息時間方面,也將公佈每個成員的預期。
對政策利率趨勢做出預期,這對中央銀行來説是最大的禁忌之一,有可能動搖央行自身的權威性和靈活性。美聯儲此次所做的決斷在其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對此,曾在FRB工作的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Feroli稱「這將揭開FRB神殿的面紗」。
但各種疑問也隨之而來。是將各成員的姓名和預期對應起來直接公佈呢?還是採用只匿名公佈預測分佈值的較為間接的方式?另外,目前FRB用「0%~0.25%」這一區間來表示利率水準。在今後的預測中仍然這樣表示,還是變成準確的數字?
在公佈利率預期方面走在前頭的瑞典和挪威的中央銀行,採用了匿名的方式、用圖表來表示利率預期的分佈情況。縱軸的上下表示政策利率水準,橫軸自左到右表示時間推移。在圖表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預期利率的區間將逐漸增大,整體看上去像是一把向右歪倒的扇子。名為「扇形圖表」。如果FRB效倣瑞典和挪威的做法、採用「扇形圖表」的話,由於「貨幣寬鬆派」和「緊縮派」的分歧過大,很有可能只能做出相當籠統的政策預期。
相反,如果將各成員的預期分別表示出來的話,市場將很容易做出相應預測。因為,市場可以詳細了解到FRB主席伯南克、紐約儲備銀行主席杜德利等掌握主導權的貨幣寬鬆派的具體態度。此外,在加息時間的預測方面,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握實力級成員的觀點,將直接決定市場的利率預期。
目前,第三輪量化寬鬆(QE3)的未來動向備受世界矚目。按照此次的透明度增強措施,關於FRB資産負債表如何變化,各成員的看法也將公開。如果FRB的主流派一致認為「將擴大」的話,市場對QE3的預期將迅速高漲。
此次的措施被私下議論為「隱性貨幣寬鬆」。果真有這麼大的威力嗎?看來惡魔真的是潛伏于細微之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