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樣發展下去,進入2015年後,情況將非常嚴峻……」,日本政府內部負責外交與安全保障政策工作的相關人士憂心忡忡。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歷史問題。
歷史問題是顆「定時炸彈」
2015年是危險的一年。因為與日本息息相關的兩個歷史紀念日即將到來。分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以及日韓邦交正常化50週年。
 |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北京人民大會堂,kyodo) |
圍繞前者,中國已著手準備大規模的反日宣傳活動。從2014年7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次不同尋常的行動中便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國的姿態。
這一天正是引發中日全面戰爭的盧溝橋事變77週年的紀念日。在盧溝橋附近舉行的大型紀念儀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演講。雖然沒有點名,但在其發言中明顯對日本進行了牽制。
「令人遺撼的是,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近70年的今天,仍然有少數人無視鐵的歷史事實,無視在戰爭中犧牲的數以千萬計的無辜生命,逆歷史潮流而動,一再否認甚至美化侵略歷史,破壞國際互信,製造地區緊張」。
在並非關鍵年份的「77週年」,國家主席親自出席紀念活動,這在近年來並不多見。為迎接2015年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中國各部門及各地似乎也正抬高反日宣傳活動的調門。
中國領導層的真正用意又是什麼呢?熟悉中國外交的多位外交人士給出了以下解釋。
中國為了擴大在亞洲的影響力,希望孤立日本、削弱日美同盟。根據這一戰略,打算以二戰結束70週年為契機,宣傳日本參拜靖國神社及日本「右傾化」等歷史問題,用力敲打日本。如果讓外界廣泛認為日本要讓「軍國主義」復活並挑戰戰後秩序,估計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上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中國的主張。
如果只是中國單獨開展相關宣傳活動,日本似乎還不至於面臨陷入窘境的危險。但令人擔憂的是,有可能會有一些國家與中國保持統一步調或趁機利用這一局面。
南韓是「攪局者」?
其中南韓的態度將成為焦點。作為民主國家,且又是美國的盟國,如果南韓與中國聯手掀起反日宣傳攻勢,則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歐美社會的關注。反過來,如果南韓與中國劃清界限,不保持統一步調,中國的宣傳攻勢則很可能只是空忙一場。
 |
2014年8月15日、在「光復節」儀式上發表演説的南韓總統朴槿惠(首爾,kyodo) |
南韓總統朴槿惠會選擇哪條路線呢?對於日本來説,目前存在樂觀與悲觀的兩種可能發展的劇情。
8月15日是南韓紀念結束日本殖民統治的節日——「光復節」。在這一天的舉行的紀念儀式上,朴槿惠提到了隨軍慰安婦問題。她表示:
「如果這一問題能得到正確解決,兩國國民就可以共同慶祝明年的兩國邦交正常化50週年」
「(希望2015年)成為兩國在友好背景下面向新的未來出發的一年」。
朴槿惠在要求日本妥善解決隨軍慰安婦問題的同時,還表明了希望以邦交正常化50週年為契機,修復日韓關係的意向。可以説擺出了等待日方動作的姿態,即觀察安倍政權會做出怎樣的妥協。朴槿惠似乎也想到2015年之前姑且觀望一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