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紐約支局 杉本貴司:1月18日,耐吉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收盤價創100.86美元新高,這是該公司股價上市以來首次突破100美元大關(股票分割後)。除了剛發生經濟危機後的這段期間,耐吉的股價近幾年來幾乎一路上揚,其原動力來自於耐吉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成功。
耐吉「無廠經營」方式早就廣為人知,其美國總部專門負責設計,生産則委託給亞洲的代工工廠,這種方式甚至可以説是現在美國「蘋」式産品生産的鼻祖。
耐吉的獨創性不僅表現在生産方面。耐吉還與籃球界麥克喬丹等巨星簽約並支付鉅額酬金,通過在全球播放電視宣傳廣告提高了自身品牌的影響力。
美國券商Sterne Agee指出,「草根行銷比網站的條幅廣告更能與客戶創建緊密的聯繫」。巨大的品牌號召力使耐吉成為亞洲新興經濟體民眾「嚮往」的産品,為其創造了高額的收益。不過,生産和銷售分離的耐吉獨創模式現在卻遇到了轉捩點。
在中國,以耐吉代工工廠所在地廣東省為中心的區域,工人工資以5年2倍的速度快速上漲。同時,去年中國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速在各季度接連出現減速。美國花費宣傳廣告費用、然後在中國收回投入的運營機制今後是否還行得通,問題變得十分微妙。這對依賴亞洲生産、靠設計和行銷能力而非技術實力來取勝的美國製造業來説,是一個共同的課題。
對此,耐吉給出的解答似乎是「將中國變成第二個美國」。該公司1月9日宣佈將在上海市開設「中國總部」,意圖把美國總部的統籌功能複製到上海,從而加速開拓其他亞洲各國市場的步伐。耐吉的這種摸索可説是美國企業在新興經濟體發展戰略上的試金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