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日商業習慣這樣不同

中日商業習慣這樣不同

2015/03/12

PRINT

     「我們公司的董事長想在日本訪問一下××公司,能不能請您幫忙介紹一下」,作為一個常駐中國北京的日本記者,我在1月下旬連續2周接到類似電話。而且這些電話都來自並未曾謀面的中國人。據他們説是在某處看到了我在採訪時留下的名片。

  商務仲介服務並非我份內的工作,但也不願意隨便拒絕對日本感興趣的人。於是,我找到聯繫方式告訴對方。

  2014年11月,中日首腦會談時隔3年得以實現。以此為契機,兩國企業間的交流再次趨於活躍。最好的例子就是伊藤忠商事在1月宣佈向中國的中信集團(CITIC)出資。而向我諮詢的上述2件事或許也是中日企業間交流的一部分。雖然只是2兩件小事,但卻可以為解讀中日企業交流前景提供某些提示。

      其一是行業。在2家公司中,一家是消費者金融,而另一家是網際網路服務企業。

  在這1、2年間,隨著大批中國遊客赴日旅遊,親身體驗日式服務的人也迅速增多。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中日間已不局限於製造業等産品上的往來,而是中國有可能在服務業方面越來越多的吸收來自日本的經驗。

  另一個提示是兩國企業在時間觀念上的差異。兩家中國企業在向我諮詢時,一家稱其董事長「將在下周前半段去日本」,而另外一家則説「現在就在日本」。在受委託後,我都急著幫忙聯繫,但之後卻接到電話稱:「突然有急事,去不了了,非常抱歉」,兩家公司都告知我取消安排。

  很多日本人都會認為這種突然「變卦」有失禮節,但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等華人圈,商業往來上此類事或許司空見慣,他們也並無惡意。

  反之,只要建立了一定的關係,在我有急事時,他們可能也會伸出援手。因此,在中國企業正關注的服務業,日本同仁不必對中國企業的突然「變卦」過於擔憂,而應從中尋找商機。

     (山田周平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1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7
投票總數: 7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28493.47336.5004/14close
日經亞洲300i28493.47336.5004/14close
美元/日元132.42-0.6004/1415:15
美元/人民元6.8381-0.029804/1407:14
道瓊斯指數34029.69383.1904/13close
富時1007843.38018.54004/13close
上海綜合3336.153017.789204/1414:05
恒生指數20405.1260.6404/1414:04
紐約黃金2041.330.404/13close

關於日經指數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