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在FTA談判中各懷「鬼胎」
2012/02/05
日經新聞首爾支局 島谷英明:1月12日,一名南韓主管自由貿易協定(FTA)政策的外交通商部官員就日韓兩國間的經濟合作協定(EPA)談判處於中斷狀態稱,「如果長達8年仍無法重啟談判,就可能完全破裂」。實際上,日本一直以來都在向南韓頻送秋波希望重啟談判,但南韓不但顯得非常冷淡,甚至讓人覺得是在不理睬。
圖為南韓釜山港 |
南韓之所以不急不慌,原因是懸而未決的中韓FTA談判已敲定了大致日程。1月9日在北京舉辦的中韓首腦會談上,雙方就加快完成各自國內的協調工作達成共識,並計劃最早在今年春季之前進入「宣佈談判開始」的階段。這明確顯示出在FTA戰略空白的東北亞,南韓把中國放在了優先於日本的位置上。
中韓在首腦會談結束後於1月10日發表的聯合新聞公報中,以南韓同意中國表態的形式表示還將推進中日韓3國FTA。不過實際上,南韓對包括日本在內的3國框架熱忱不高。
南韓青瓦臺(總統府)的一名高官明確表示,「如果中韓開始FTA談判,南韓對中日韓FTA談判就不會那麼積極」。「如果談判參加國增加,談判的難度就會加大,同時市場開放的幅度也將收窄。站在我們這樣與主要國家進行雙邊FTA談判的立場上看,多邊FTA談判則既不緊急也不重要」。總而言之,目前南韓在FTA戰略上缺乏與日本進行談判的必然性。
南韓對FTA的興趣集中在關稅減免帶來的工業産品出口增長上,而與關稅已經處於較低水準的日本簽署FTA,則難以帶來更多的現實利益。相比之下,中國的關稅為乘用車25%,電視機15~30%,關稅減免帶來的效應非常巨大。雖然日本呼籲為了牽制日趨強大的中國,首先要在日韓間確立投資和貿易準則,但南韓卻沒有反應。
據推算,對華FTA帶來的經濟效益每年將推高南韓國內生産總值(GDP)2.7%,但由於擔心「被中國吞沒」,南韓原本對此並不積極。但是,南韓在已於2011年7月生效的歐盟南韓FTA和即將生效的美韓FTA等締結大型協定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談判技巧,同時也積累了應對農民等階層反對的經驗。這種自信成了南韓推進與中國FTA談判的驅動力。
當然,與中國的FTA談判不會一帆風順。南韓總統李明博不論在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時,還是與總理溫家寶進行會談時,都反覆強調了「如果開始談判,希望對包括農産品在內的敏感領域進行充分的協商」。這也不難理解。因為有研究機構指出中韓FTA會使南韓農業承受的損失達到美韓FTA的2~5倍,「破壞力巨大」。
南韓國內輿論仍然對去年11月南韓政府強行批准對美FTA耿耿於懷。在野黨強烈反對中韓FTA,稱「執政黨希望借助FTA來修復陷入僵局的韓中關係,但韓中FTA有著給蒙受韓美FTA沉重打擊的農業和漁業領域帶來核爆炸級衝擊的危險」。在執政黨呈劣勢的4月國會議員大選中,上述問題很可能成為論爭的焦點。
當然,經濟效益和受損規模會因協定的內容不同而變化。南韓的想法是,將大蒜和辣椒等中國的價格競爭力非常強大的農林水産品列為關稅減免的例外對象,或者延後啟動關稅減免的時間。而中國卻認為南韓希望擴大出口的石油化學和汽車很敏感,因此南韓通商交涉本部首腦早早就開始認為,「中韓FTA的水準不會太高」。
南韓在對華FTA上可以多大程度獲得出口擴大帶來的現實利益仍然充滿不確定性。此外,不僅僅是在經濟層面,還需要深入理解中韓FTA的政治含義。一位曾任外交官的南韓大學教授指出,「中國最大的意圖是借助韓中FTA來撬動日中FTA,削弱韓美日的包圍,在美國對亞洲戰略上打開缺口」。
中韓FTA將成為促使中美加速亞太地區權力遊戲的號角。南韓能否在其中找到恰到好處的立足點呢?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