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戰爭的國家,希望能夠增加,大家的夢想,要從小事出發,馬上行動吧!」
9月22日,日本少女偶像團體「制服向上委員會」在東京國分寺舉辦演唱會上大聲唱著,現場氣氛熱烈。「制服向上委員會」成立於1992年,提出反對安保相關法案和重啟核電站,表達強烈的政治訴求是該團體的賣點之一。
團體的核心人物清水花梨(18歲)在演唱會的前一天來到了東京立川車站前的廣場,詢問了約280位市民對安保法案的態度。回答「贊成」的有48人,回答「贊成法案,但是不贊成(政府)的做法」的有54人,回答「反對」的有179人。清水得出結論:「男性上班族中贊成的較多。來自街頭的意見很有參考價值。」
偶像為什麼會反對安保法案?成立該團體的經紀公司Idol Japan Records的社長高橋廣行表示:「我想培養出可以表達自己意見的偶像。」團體成員齊藤乃愛(15歲)態度堅決地表示:「我並不是因為想唱歌而唱歌的。如果沒有惡劣的政治,就沒有歌唱的必要。」
該團體全員反對安保法案。但是,成員們會在休息室內分成贊成和反對兩派進行辯論。還有的成員因為父母認為這樣做不利於就業,所以選擇了退出。
「民主主義是什麼?」「就是這個!」
10月2日夜晚,反對安保法案的遊行人群走過新橋和銀座。這個口號經常從大學生反戰團體「SEALDs」口中聽到。SEALDs稱安保法案為「戰爭法案」,多少讓人覺得不舒服,但是從日本年輕人口中屢屢出現「民主主義」這樣的詞彙,也著實令人吃驚。
被認為遠離政治的日本年輕人是不是覺醒了呢?
對此,研究青年人問題的專家日本大妻女子大學教授小谷敏表示,「在大學生中確實出現了‘可以進行政治活動」的氛圍,但整體來看大學生的政治意識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據悉,目前還有人嘲笑那些關心安保法案等社會問題的學生,並稱其為「高覺悟派」。
8月30日,在日本國會的附近舉行的反對遊行聚集了12萬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參加者中中老年人的身影明顯多過年輕人。有很多老夫婦坐在路邊參加集會。
或許是因為大多數沉默的年輕人對此興趣不高吧。年輕人到底有沒有覺醒,目前還很難定論。
但這確實可以成為一個思考民主主義實現形式的一個契機吧。
「如果不能消除議會內外的分歧,議會政治就不會健全。也就是説要加強國會內外的意見交流」。上世紀60年代,當日美安保條約的修訂成為焦點時,日本的政治學者丸山真男曾經寫下這樣一句話。
審議通過了安保法案的國會,和國會外激烈反對的大眾之間出現了明顯分歧。由選民選出的代表進入國會,在國家政務中反映國民意見的議會民主制也出現了這種問題。分歧越大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也就越大。
但是,直接民主主義在現實中很難操作,因為這樣做有陷入民粹主義的風險。日本駒沢大學準教授山崎望指出,「單純的代議制或是單純的直接制都很困難,政治家必須有能力構築國會內外溝通意見的渠道。」
一位帶著孩子參加遊行的母親在接受採訪時,她疑惑地説:「怎麼才能和政黨的人對話呢?」民眾向政黨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機制十分必要,同時也可以考慮建立一種通過智慧手機和政黨交換意見的平臺。政黨如何去聽取來自民間的意見呢?希望在2016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中,日本的朝野各黨能夠展示出民主主義該有的姿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政治部副部長 佐藤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