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人民幣實力(3)離儲備貨幣的距離

人民幣實力(3)離儲備貨幣的距離

2016/02/18

PRINT

      國際貨幣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作為儲備貨幣被各國央行等用作支付備用。儘管馬來西亞、南韓、印度尼西亞等已經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但從全球的情況來看,人民幣在其中所佔比重還停留在1%左右。

      作為儲備貨幣,各國最為看重的是資本交易的自由化程度。因為需要確保可以隨時買賣的流動性。但中國並未將資本交易自由化提上日程。尤其是需要完善短期國債市場,而人民幣在這方面尚未達到國際性水準。

      英國渣打銀行的羅銘勤(Robert Minikin)認為,中國將在2018年前後過渡到只對短期投機性資金流動進行管制的管理交換制。

      另一項被看重的是保值功能。由於中央銀行要用寶貴的資産進行投資,因此希望確保一定的投資收益。中國國債(一年期)利率為2.5%,高於美元利率。

      關於保值問題,貨幣政策也是一個參考因素。日本的貨幣較易處於貶值通道,這在投資者看來,具有較大的政策風險。中國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後避免人民幣貶值等,一直不讓貨幣輕易貶值,但2015年8月,中國央行事實上引導了人民幣貶值。因此,作為儲備貨幣看來,人民幣被認為只會逐步擴大。

      但是,人民幣的潛力巨大。美國高盛集團的肯尼斯·豪指出:「中國的債券市場在今後10年裏將擴大至21萬億美元,為目前的3倍。投資者進入債券市場更為方便,國際化將進一步得以推進」。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經濟解説部 太田康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