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決定和台灣鴻海精密工業開展資本業務合作,鴻海將成為夏普最大股東,在夏普「堺工廠」共同生産世界最大液晶面板。在全球性電視銷售低迷的情況下,夏普和鴻海想如何運作這座目前開工率僅有5成的旗艦工廠?其實夏普和鴻海的視線緊緊盯在美國蘋果公司正開發的新型電視上。
 |
圖為夏普的面板工廠堺工廠 |
「夏普已經去蘋果公司向高管展示了30~50英吋有各種各樣解析度的液晶面板」,去年年底,一則消息傳遍了全球的液晶面板裝置和材料廠商。
蘋果雖然沒有正式發表,但據説正在開發新型電視「iTV」。因為「iPhone」和「iPad」在全球銷售火爆,「iTV」的誕生備受期待。對於面板和電子部件企業來説,這是一個難得的大量供貨的機會。業內人士都坐臥不安,猜想蘋果已經開始挑選面板廠商。
從2012年1月至今,夏普的堺工廠一直在實施5成左右的減産。未開工的生産線正在進行改造,以用於生産高功能面板。夏普內部人士透露,「能被蘋果電視選中是終極目標」。
新生産線採用以「IGZO」氧化物半導體來控制液晶的技術。可以大幅提高液晶面板的解析度和節能性。有觀點認為蘋果將採用解析度是高清2倍以上的「4k」面板,IGZO則比較容易達到要求。也有大型電子廠商認為,IGZO生産線才是鴻海的目的。
鴻海集團通過為蘋果獨家代工iPhone等眾多便攜終端的組裝擴大了規模。自然也想爭取蘋果電視生産的代工。但僅靠組裝利潤微薄。而且,鴻海的主力工廠所在的中國大陸人工費正在上漲,因此鴻海採取了擴大面板業務領域增加附加值的戰略。
鴻海麾下已有液晶面板廠商台灣奇美電子,但向蘋果供應的面板僅佔蘋果公司採購量的一部分。鴻海在技術實力上不及夏普,日本的一家液晶面板廠商高管稱此次出資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為擴大蘋果業務的心願。
在智慧手機和平板終端上與蘋果相爭不下的是南韓三星電子,三星也採用面板和半導體等核心部件進行內部生産的「垂直整合模式」。夏普的一名高管表示液晶企業夏普可以與代工企業鴻海取長補短,打造類似的垂直整合的模式。如果進展順利,夏普鴻海聯軍對抗三星的局面將誕生。
夏普在2011財年(截至2012年3月)預虧2900億日元,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但以蘋果為主要客戶的中小型液晶業務仍然保持著10%左右的營業利潤率。
夏普下任社長奧田隆司表示夏普的經營課題之一在於「行銷力薄弱」。夏普雖然在中小型液晶領域擁有高超的技術實力,但卻不能將其轉化為暢銷商品。而蘋果則彌補了這一弱點。因此,夏普希望生産電視面板的堺工廠能複製成功模式。
但夏普比其他廠家更了解製造IGZO面板的難度。去年,夏普先於堺工廠已經在龜山第2工廠引進了IGZO生産線,用於生産平板終端用中小型液晶。但量産供貨比當初計劃大幅延後,現在仍然處於準備量産的「最終階段」。
同時,過分依賴蘋果的風險也在升高。據稱,龜山第2工廠的IGZO面板是為蘋果iPad生産的。預定於近期投産的龜山第1工廠似乎也將全量供應iPhone。而且,堺工廠也將加入這一隊伍。夏普的業績將不可避免地大幅受到蘋果産品銷售行情的左右。
一位夏普內部人士總結與鴻海的合作稱:「我們知道存在著風險。但總比幹坐著要好」。
相關報道 日本企業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
夏普垂直整合模式走到盡頭
鴻海將出資夏普成其最大股東
郭台銘將獲夏普面板堺工廠46%股份
夏普預計凈虧損約2900億日元
日本電氣機械産業走到生死存亡的路口
日本「最賺錢企業」10年巨變
「鴻海模式」遭遇考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