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讓美國大銀行解體

讓美國大銀行解體

2012/04/01

PRINT

紐約的花旗銀行總部
        日經新聞紐約支局 西村博之:「讓大銀行解體」的挑釁性文章成了華爾街的話題。

        作者既不是「佔領華爾街」的參與者也並非學者,而是美國聯邦準備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該行在年度報告中就這一點做了重點闡述。

        報告稱「規模巨大倒不下」的巨型銀行一旦破産,將威脅到經濟穩定。但這些銀行擁有龐大資金和律師的精良武裝一意孤行。因此「分解成小單位是最佳的良方」。

        在政策方向未定之際,美國的銀行股票不斷上漲。與擔心受到歐洲金融危機牽連而暴跌的去年有著天壤之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美國銀行股,從年初開始,股價已經漲了6成多。因為強化海外業務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美國的銀行股票回暖勢頭明顯。

        當然有觀點認為這過於樂觀。專業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和調查的投資銀行Keefe, Bruyette & Woods(KBW)就認為「美國的銀行股票的暴漲只是一種氣氛。沒有數字依據」。

        股價預測準確率位居前列的KBW通過一張圖表解釋了銀行股票上漲的原因。縱軸是去年全年的下跌幅度。橫軸是從年初開始的上漲率。從圖中來看,去年跌幅越大的銀行,從年初開始的上漲率越大,而且出現了下跌部分基本恢復的模式。

       分析師認為「這只是在歐洲金融危機時為迴避風險而拋售,隨著冒險慾望的恢復而購買」。包括貸款金額稍有回升在內,雖然有利多現象出現,但隨著住宅行情的低迷和強化政策伴隨的高風險交易的縮小,目前尚且沒有收益全面恢復的跡象。

        有沒有解決方法?KBW首席營運官(COO)米肖説:「在收入沒有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利潤只能依靠壓縮成本。在今後重組有可能接連不斷」。米肖還指出對於削減成本,以業務為單位進行整合是有效措施。按照米肖的推測,「按照業務拆分成小型銀行的重組可能會在今後展開」。

        或許不用等政府施加壓力,巨型銀行自行解體的日子就會到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