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五

  • 0502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第4回 生在唐人街

我的履歷書——謝國民(4)生在唐人街

2016/07/06

PRINT

       1939年我出生在位於曼谷舊市街的唐人街,這個被稱作耀華力路的街區,如今已變成有名的旅游去處。父親在昭披耶河邊開了家「正大莊」種子店,店舖與碼頭僅相隔200來米。

        那個時代沒有汽車,昭披耶河是曼谷經濟的大動脈。商人和農民坐著船在河上穿梭往來。碼頭旁邊有個自由市場,有很多賣農産品的農民,熙熙攘攘。賣完農産品,他們總會到正大莊買些菜種回家。

        父親早在潮州老家成婚,生意興隆後便把母親從潮州接了過來。在與種子店隔街相望的地方,父親又開設了一個總部。一樓是辦公室和倉庫,二樓、三樓用於居住,屋頂則用來晾曬種子。

         我出生在三樓,三叔謝少飛一家住二樓。家人不准我靠近辦公室,只準我在後院玩耍。一樓擺放著很多裝著種子的鐵罐。種子比較嬌氣,既不能太乾也不能太潮,密封在鐵罐裏的種子可以得到妥善的保管。


這是我出生的地方,現在也是正大種子業務的總部
        辦公室裏有三個人,其中一位是英國人亞歷山大·坎貝爾,負責翻譯國外信件和撰寫貿易文書。他有一個專用的房間,比父親的還大,房間裏設有會客廳。辦公室裏還有會説英語的泰國人。

       時至今日,正大莊周邊的風景跟我小的時候幾乎一模一樣。作為卜蜂集團的一員,正大種子店仍在繼續拓展業務。我出生的那座樓現在仍是菜種行的總部,總部對面的店舖也一直在賣菜種。大哥謝正民和二哥謝大民創辦飼料業時租賃的那家店舖也依舊在種子店旁邊。

       馬路上看不到汽車,非常安靜。從中國來的潮州人很多在這裡開潮州菜館或茶葉店,出售中國産品。街上掛滿的店舖牌子也跟從前一樣,都是傳統的中文商號,刻著漢字。置身曼谷唐人街就彷彿置身於中國。

        父母連同家人都説潮州話。在唐人街,不會説泰國話沒有大礙,生意人和顧客都是潮州人。不會説潮州話,反而影響生意。

  曼谷的唐人街猶如潮州人的天下。泰國社會對不斷湧入的中國移民十分寬容。在東南亞很多國家,華僑被排斥,受壓迫。但泰國沒有,或許是信奉佛教使泰國人更包容、善良。

       我的幼兒時代,泰國和平安寧,泰國以外則戰火連天。日本將戰線一路推到東南亞,太平洋戰爭爆發了,父親一帆風順的事業也籠罩上了烏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7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