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第12回 從天堂到地獄

我的履歷書——謝國民(12)從天堂到地獄

2016/07/18

PRINT

        20歲出頭的我一帆風順。在泰國禽蛋合作社,我全權掌管雞蛋的出口業務。日美歐當時已用上了脫毛機,泰國政府也購買了丹麥的機器。但因肉雞大小不一,機器無法使用。

       日本的脫毛機與歐美的不同。1960年代初我被派去日本考察,這是我第一次訪問日本。看到泰國政府派了一個21歲的毛頭小夥子來,負責接待的日方人員也吃了一驚。

       説實話,當時日本的屠宰廠看上去也不怎麼先進。不過我還是訂購了16台脫毛機帶回泰國。合作社董事長Chamnan Yuvaboon博士提醒我説:「只有機器是做不到自動處理的,肉雞的大小必須一致才行。」

       泰國肉雞全都是農民散養的土雞,大小、年齡各不相同。怎樣才能養出大小相同的肉雞呢?這個難題我在合作社時代一直沒能解決。日後我在卜蜂集團解開這個難題後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不過這還是後話。

23歲那年我成了家
        23歲那年我成了婚。正當我春風得意,立志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厄運不幸降臨了。

        上世紀60年代,中國與前蘇聯這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對立加劇。中國批評蘇聯是修正主義,蘇聯一怒之下,停止了對華援助。中國要提前償還蘇聯提供的貸款。

          那時的中國一窮二白,中國決定用出口商品換錢還債。中國沒有可以出口的工業産品,就開始大量出口農産品。最初中國向蘇聯出口大批豬肉,導致香港豬肉供應短缺。後來中國對香港展開出口攻勢,大量出口農産品,致使豬肉和雞蛋的價格大幅下跌。合作社銷售到香港的雞蛋全都虧了本。

       我們的資金見底了。合作社原本只是個扶助蛋雞養殖戶的組織,沒有什麼錢。我一籌莫展,試圖改善經營但又缺乏資金。但因我在經營中一貫保持清廉,並沒有遭到責難。


        25歲的我失業了,泰國政府解散合作社,又重新回到誰都可以自由出口禽蛋的經濟政策。我回到家時,大哥謝正民是公司董事長,二哥謝大民是總經理掌管飼料業務。

         二哥提議把總經理的位置讓給我。二哥頭腦靈活,視野開闊,除飼料業以外,還兼管好幾項業務,包括經營玉米、綠豆、大豆等農産品貿易和負責生産裝穀物的麻袋工廠。他要把精力全部都放在貿易和經營工廠上面。

         就這樣,我從二哥手裏接過飼料業務。當時卜蜂集團擁有200名左右員工,飼料業務量已經是泰國最大。我在合作社時代積累的組織運作經驗都派上了用場。大哥很少過問飼料事業,任由我大展拳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5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10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