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第16回 業務遍佈亞洲 獨空大陸

我的履歷書——謝國民(16)業務遍佈亞洲 獨空大陸

2016/07/22

PRINT

     前面曾提到,從父親時代起,卜蜂集團就與日本瀧井種苗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我接手卜蜂集團業務後,跟日本的合作更加深入。曼谷郊外班納的第一家雛雞屠宰廠,1972 年從日本引進了速凍設備。

      我們通過日本商社伊藤萬(現在的日鐵住金物産)開始向日本出口冷凍雞肉。看到卜蜂集團的成功,泰國其他企業也源源不斷湧入養雞業。有一段時間,日本進口雞肉的3 成來自泰國。遺憾的是,2004 年禽流感爆發了,到2013 年底,泰國一直被禁止向日本出口生鮮雞肉。所幸從上世紀90 年代開始,卜蜂集團就與日本食品製造商和連鎖餐廳合作,逐步完成了從加工出口生鮮雞肉,到加工出口熱加工食品的轉型。卜蜂集團出口到日本的産品至今仍佔集團總出口量的2 成。

正大集團上世紀70年代在台灣建的飼料工廠
       除日本外,我也經常去台灣。第一次到台灣是1960年代初去日本途經,當時台灣機場計程車很少,兄長的朋友專程開大眾汽車到機場接我。華人華僑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人脈,在各界人士的幫助下,1967 年,我在台灣建立了飼料工廠。

        我在汕頭上過學,會説潮州話,但中國通用的國語(普通話)説得不好。與台灣人的接觸中,我很自然地學會了國語,這在日後讓我受益匪淺。台灣的事業隨後發展到養雞業和肉食品加工業。當地的法人公司也成為上市公司。

        很早以前香港就是卜蜂集團的基地之一。上世紀50 年代末,卜蜂集團在香港成立了飼料和雞蛋進口公司,70 年代又成立了飼料工廠。除此以外,還設立了統管貿易、保險、金融等集團子公司業務的控股公司。目前仍有經營農牧業的卜蜂國際等數家集團有關公司在香港上市。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卜蜂集團也有自己的企業。三哥謝中民進入了印尼市場。卜蜂集團的業務網點雖已遍佈亞洲各地,卻一直沒能進入我曾上過小學和中學的中國大陸。上世紀60 年代至70 年代,中國掀起了文化大革命。文革中,劉少奇和鄧小平等領導人下臺,民間經濟活動也被禁止。中國還與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發生衝突,遭到了全世界的孤立。海外有親朋好友的中國人也被打成反動派,華人華僑也無法進入中國大陸。

       父親上世紀50年代在汕頭經營農場,如果不是因去香港治病離開中國,恐怕連命都沒有了。那段時期,泰國政府推行反共政策,父親不能返回泰國,只好滯留在香港和新加坡,繼續觀望大陸的形勢發展。父親常常對我説:「你要做好回家鄉的準備。」

        文革期間,中國越是禁止民間經濟活動,老百姓越窮。父親一直認為物極則反,定有轉機,我也有同樣的想法。父親的預言應驗了。1976年文革結束,1977 年鄧小平復出。重新執政的鄧小平,舉起了對外開放和經濟改革的大旗。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0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11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