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第19回 獨發奇想 變通銷售摩托車

我的履歷書——謝國民(19)獨發奇想 變通銷售摩托車

2016/07/27

PRINT

      「想不想出口中國製造的摩托車?」有一天,堂兄來找我。那是上世紀80年代初,卜蜂集團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當時上海生産「幸福」牌摩托車,堂哥問我願不願意做出口代理。中國苦於外匯不足,想靠出口賺取外匯。

      卜蜂集團在香港召開會議,討論是否可行。「幸福」牌摩托車雖説是上海企業生産的産品,看上去卻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技術的倣造品。「不是賣古董吧?這麼老舊的車,速度又慢,不會有人要。」高管們對代銷摩托車一事付之一笑。 

正大參與的「幸福」牌摩托車
       會上我這樣回應:「要是卜蜂集團能做全球獨家代理,我就做。」 在場的人聽了這話都驚呆了。我對堂哥説:「條件是必須在香港付款,在中國提貨,你去問問上海的廠家答不答應我的這個條件。」

      參加會議的人全都摸不著頭腦,我有我的打算。80年代初期,中國剛剛實行改革開放,很多華僑從海外回國時都會帶回一輛摩托車。那個年代,汽車很少,多數人只有自行車。農村道路又很狹窄,出門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摩托車。摩托車可以運載所有的東西——蔬菜、水果、蝦、豬,還有人。那時從汕頭到廣州都是靠摩托車來運輸。「幸福」牌摩托車樣式雖已老舊,作為代步和運輸工具在國內還是大有用處的。

        但是在中國,摩托車怎樣銷售才能賺到外匯呢?我把銷售對象鎖定在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以及他們的國內親屬。我想出一個變通的銷售方法:讓購買摩托車的人把錢從國外匯到香港,等錢到帳後在國內取貨。這種銷售方法省去了華人華僑從海外帶車回國的麻煩,也讓有華人華僑的國內親屬能夠方便買到摩托車。

       我在中國報紙上打出這樣一款廣告:國外匯款到香港即能在國內拿到摩托車。這則廣告一出,2萬輛摩托車隨即銷售一空。上海的摩托車廠家也賺到一大筆外匯。沒過多久,上海市向我發出邀請,問我願不願意跟上海的廠家合資生産摩托車,後來我成立了上海易初摩托車有限公司。

       公司自主生産摩托車需要技術,不能一直死抓著老舊過時的「幸福」牌不放。我想到了本田,當時本田生産的「CG125」 摩托車在泰國等發展中國家很受歡迎,我帶領上海市的官員們訪問了日本的本田公司。

        起初本田打算出資合夥,我對本田説:「出資不但麻煩大,風險也大。」本田經過慎重考慮改為提供技術授權。1985年投産後,上海易初的本田摩托車一炮打響。

       做生意絕不能隨波逐流。誰也不會想到,通過變通的銷售方式,不被大家看好的「幸福」牌摩托車,變成了有人氣的暢銷産品。正大集團由此進入了摩托車及汽車生産行業的新領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05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0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