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的機會多了起來。每次去中國,我都會有意無意地看些國內電視節目,內容「很無聊」。也許是兒時想當電影導演的心萌動起來,我産生一個念頭:在中國製作既有趣又有意義的電視節目。
有位台灣朋友叫翁炳榮,是台灣電視行業的開山鼻祖。他在廣播電臺嶄露頭角,升入要職,參與了台灣當地電視臺「中國電視」的創辦。作為台灣媒體代表,他常年居住日本。在日本,只要提到他是歌手翁倩玉的父親,大家都很熟悉。
翁先生是位出色的電視節目製作人。卜蜂集團在60年代開始在台灣投資,我常去台灣,通過台灣企業家好友的介紹,結識了翁先生。我們一拍即合,成了好朋友。
上世紀80年代,華人社會裏沒有一個人像翁先生那樣熟知外國的電視節目。我在香港和上海成立電視節目製作公司,邀請翁先生出任董事長。作為贊助商,我們把設計製作的節目提供給中央電視臺播放,這就是《正大綜藝》的由來。
 |
《正大綜藝》2013年前後的宣傳海報 |
《正大綜藝》是一檔邀請觀眾到攝影棚,通過説話聊天方式介紹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的節目。這種節目形式在日本和美國早已司空見慣,但對當時的中國人是一個不小的震撼。《正大綜藝》1990年4月首播,每週播放一次。《正大綜藝》的主題曲由翁先生親自作詞,翁倩玉演唱。
節目主持人啟用了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才女,22歲的楊瀾。楊瀾每次身著色彩鮮艷的洋裝出現在《正大綜藝》瑩幕上,青春靚麗,吸引了無數觀眾。對於習慣於中年主持人正襟危坐播報新聞的人們來説,楊瀾的出現是個驚喜。
《正大綜藝》的「世界真奇妙」,通過電視畫面介紹國外的趣聞軼事。當時,除很少一部分人外,中國人沒有什麼機會接觸外國資訊。「世界真奇妙」讓觀眾跟隨畫面漫遊世界,身臨其境。不少人看完「世界真奇妙」,立下了出國留學的志向。
《正大綜藝》深受觀眾好評,每週節目播出時,據説有五、六億觀眾觀看。翁倩玉演唱的主題曲《愛的奉獻》也膾炙人口,深入人心。中央電視臺還開播了《正大劇場》,每週播放外國影片。《正大綜藝》和《正大劇場》的開播,圓了我兒時想當電影導演的夢想,也拓寬了當時中國人的視野。
翁先生退休以後,《正大綜藝》成為中國最長壽的電視節目。《正大綜藝》的知名度,讓不知道正大集團的中國人,知道了「正大」的名字。
楊瀾後來到美國留學,費用是我提供的。在華盛頓我跟楊瀾見過面。楊瀾現在不僅是位知名主持人,還曾作為政協委員,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