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中平藏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竹中平藏:在全球經濟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人們依舊對中國經濟抱有很大期待。即使在爆發雷曼危機的2009年,中國也實現了9%左右的高增長。隨後中國在GDP規模上超越日本,升至世界第2。如此規模的經濟卻又能保持如此高的增長率,中國無疑給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如果中國經濟減速,同樣也會給世界造成很大負面影響。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動向無一例外的會成為全球經濟學家的關注對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總理溫家寶在3月的人代會上提出,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目標由去年之前的8%左右下調至7.5%。中國「破八」的增長率目標為8年來首次。
説是下調增長率,但7.5%這一數字放在全球來看仍算是高的。另外隨著經濟的成熟和社會的變化,增長率逐步下降也是很自然的。即便如此,中國的動向仍受到專家的關注,原因之一就是在經濟增長放緩時,減速有可能超出預期,即人們擔心的「加速度原理」會出現。
所謂加速度原理是指作為主要經濟支出項目之一的設備投資具有「加速」增減的特點。具體來講,設備投資不是取決於經濟水準(GDP),而是受GDP增長部分的影響很大。也就是説,增長「率」從10%降到5%(減半)時,設備投資「額」也會減半。因此,即便經濟增長率稍微下降,設備投資也會大幅減少,最終有可能造成經濟減速超過預想。
此前,就有部分專家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率過高。也就是説,由於高增長,經濟呈現出通貨膨脹趨勢,尤其是房地産等資産市場容易出現過熱現象。甚至有人指出極端情況如果出現就是泡沫。雖然進行判斷非常難,但無論如何,防止過熱的經濟運營對避免經濟混亂也是理想的。因為這樣能夠使經濟長期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從這一意義而言,將經濟增長率目標由8%左右下調至7.5%是十分可取的。不過,為了防止經濟急劇下滑,需要採取謹慎的經濟運營。
中國經濟在1-3月期實現了8.1%的增長。只看這一數字,大體上是7.5%增長軌道的緩慢減速。沒有出現「加速度」的經濟減速跡象。但目前全球經濟還面臨很大的不穩定因素。美國在雷曼危機後的資産負債調整仍需時間。歐州在財政和金融均面臨風險因素。中國經濟不可能和全球經濟趨勢無關,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經濟減速是否會出現「加速度」。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竹中平藏 專欄
危機管理與新的日中關係
全球化經濟中的中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