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竹中平藏:中國在當今的世界經濟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已是不言而喻。今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仍將對世界經濟整體增長構成支撐也毋庸置疑。但從長期研究經濟政策的專家的角度來看,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仍然幾點需要指出。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的成功經驗給那些擁有龐大人口規模的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希望。
|
竹中平藏 |
「金磚四國」(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今天已經盡人皆知。這一説法誕生於2001年,最早出現在高盛的調查報告中。參與製作該報告的吉姆·奧尼爾認為,擁有龐大人口規模的經濟體將成為日後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但是在那之前,發展經濟學領域的專家間曾有過人口規模大對經濟發展是利還是弊等論爭。其中一種觀點認為,要養活眾多人口,必然要擴大消費(儲蓄和投資受到擠壓),因此經濟發展將受到阻礙。這種觀點以「貧困惡性循環」之名廣為人知。那麼,人口到底是「資産」還是「負債」?中國經濟的發展明確告訴世界,人口是經濟發展的資産。尤其是在2008年雷曼危機之後,中國保持9%的經濟增長拉動世界經濟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作為繼BRICS之後有潛力的國家,2005年高盛再次提出了「新鑽11國(Next-11)」。在亞洲,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及菲律賓等國家作為同樣擁有巨大人口規模的國家而被寄予厚望。
在這種潮流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新課題也同時顯露出來。例如,其近鄰的東盟(ASEAN)成員國擁有6億多人口,經濟增長潛力巨大。這些國家計劃2015年組建東盟共同體。其中幾個國家旨在憑藉比中國更低廉的人工費來吸引投資。中國的競爭對手多了起來。
在這種背景下,今後中國需要解決的最大課題便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只要有人口和資源,經濟就能發展到一定水準。但要想脫穎而出,成為先進工業國家,需要跨越很大的障礙。例如,南韓和新加坡每人平均GDP提高到了30年前的約13倍,步入了先進工業國行列。但同一時期,墨西哥的每人平均GDP僅增長了2倍。雖然目前南韓和墨西哥都是經合組織(OECD)成員,但墨西哥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
要想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除了促進創新以外別無他法。從更具體的角度來説,能否能出現眾多可以憑專有名詞闊步全球的産品和企業。也就是説能否形成國際化品牌。以日本為例,豐田和松下等就是國際化品牌。而南韓也有了三星這樣的企業。中國也非常需要這樣的企業。而能使這種創新成為可能的便是競爭政策和人才培養。
如果全球化品牌能從中國誕生,將會為追求經濟發展的各國帶來更大的勇氣。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竹中平藏 專欄
中國經濟與「負加速度原理」
危機管理與新的日中關係
全球化經濟中的中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