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水獺狂」的新加坡
2017/10/10
澤井慎也:這裡是匯集了眾多金融機構及展廳的新加坡金融街。我聽人説附近「生活著野生的水獺」,於是來到了這個公園。最近在日本,也有報導稱長崎縣的對馬市發現了水獺。大城市的中心地帶真的會有水獺出沒嗎?
公園裏有很多慢跑和跳舞的年輕人,是一處非常普通的休息場所。多次遇見水獺的保安説:「運氣不是特別好的話可見不到啊」。我很仔細地觀察了河流、池塘和草叢,也沒能發現水獺的身影。在我幾乎快要放棄坐在河邊休息的時候,突然聽到了悉悉索索的響動。循著聲音看過去,我發現2隻水獺從河面上探出頭來。水獺們爬上岸,在地上利索地打了幾個滾兒,之後迅速跑掉了。我按了好多下快門,總算拍到了水獺的照片。
![]() |
在地上打滾的水獺 |
據報道,新加坡現在生活著兩種野生水獺,分別是江獺和亞洲小爪水獺。其體長含尾巴在內達1.2米左右。據説有10個族群約70頭水獺棲息在這裡。它們在碧山公園(Bishan park)、新加坡河和濱海灣金沙大酒店附近等很多地方出沒,樣子憨態可掬,在當地非常受歡迎。如果有水獺寶寶出生,不光當地報紙會進行報道,Facebook上還有專門的粉絲站。
![]() |
棲息在金融街和濱海灣金沙大酒店(後)附近的野生水獺 |
「Marina爸爸去世了」。在網上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我在腦子裏蒐羅了一圈政治家、公司社長和名人的名字,完全想不到去世的是什麼人。原來,「Marina爸爸」是2013年在濱海灣金沙大酒店附近被發現的水獺,正是它的出現掀起了新加坡的水獺熱潮。「Marina爸爸」還很年輕,身體狀況卻突然惡化,有傳聞猜測是誤食了老鼠藥。它去世的消息被報紙和網路廣泛報道,傳遍了新加坡。
水獺原本生活在紅樹林中,1970年代由於城市開發一度在新加坡銷聲匿跡。90年代後期,水獺重回人們的視線。後來,在2007年左右出現在海邊的公園內。原因似乎是城市水質改善,魚和蟹等食物增加,形成了適宜水獺生活的良好環境。
![]() |
公園內豎著「水獺通過,請注意」的告示牌 |
預計今後城市裏的水獺會越來越多。對此,新加坡國家公園局提醒人們:「觀察時要保持一定距離,不要向它們投食、不要使用相機閃光燈、不要把垃圾扔進河裏」等。
雖然是短暫的相遇,但水獺的萌態已經俘獲了我的心。下次我還要再來拍攝帶著小寶寶的水獺一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攝影部 澤井慎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