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吉田忠則: 中國經濟因出口疲軟而持續放緩,內需作為經濟增長驅動力備受期待。5月中國零售銷售額較去年同月增長13.8%,但比去年5月的增幅低了3.1個百分點。
這個數據是該看成因1年多來中國濟增長率持續下滑而消費陷入停滯呢?還是該看成堅挺呢?僅僅關注這一數字無法看清人多地廣的中國整體消費的實際情況。
伊藤洋華堂中國區總代表三枝富博對內陸核心城市成都現有門市銷售額的變化感到吃驚:「消費者心理正在發生難以置信的變化」。成都區伊藤洋華堂3~5月的銷售額增長率僅為1位數。
而此前,10%以上的增長率似乎成了理所當然。三枝富博稱中國的消費者只要看到想買的東西,不在意價格就出手,而最近這些消費者「開始對價格變得敏感,消費行為變得更加理性」。
但資生堂卻對中國的消費動態有不同的見解。資生堂中國事業部稱「化粧品市場完全看不到放緩跡象」。該公司中國區銷售額目前仍保持著2位數的增速。
雖然大城市女性的時尚意識越來越強,開始購買更高檔的化粧品。而原因不僅是這一個,經營資生堂商品的化粧品專賣店截至去年年底為5900家,1年內增加了700家。中國各地持續增多的銷售渠道對資生堂銷售額增長構成了支撐。
中國消費市場的這兩種特徵預計今後也將持續。中國的城市化率在去年剛剛達到50%,城市建設進程仍將繼續。只要有新的城鎮出現,消費市場也將隨之擴大,關鍵是如何開拓銷售渠道。
另一方面,北京、上海及成都等大城市的消費則在漸漸走向成熟。三枝富博稱在這些城市裏即使是日本最高端的商品也難有市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