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希臘是有「前科」的

希臘是有「前科」的

2012/07/27

PRINT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正在持續讓市場感到擔憂。但希臘退出貨幣同盟的事件並非第1次出現。近代以來,出現了眾多同盟,隨後又都分崩離析。下面回顧一下包括目前貨幣同盟構想在內的貨幣整合歷史。

       100年前的1908年,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家建立的「拉丁貨幣同盟」曾做出將希臘從貨幣同盟中除名的決定。其原因在於,在經濟長期低迷的背景下,該國出現了弄虛作假行為。

       「拉丁貨幣同盟」的核心舉措是統一鑄幣所含黃金和白銀的含量,並在同盟內各國通用。但希臘則作出了減少金銀含量的欺騙行為。對此感到憤怒的其他國家一致認為,這破壞了同盟的統一,於是將希臘趕出了同盟。

       再「穿越」回現在。圍繞財政重建問題,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正在愈演愈烈。希臘陷入如此境地的根本原因仍然是2008年曝光的財政方面的弄虛作假行為。因為違反規則而使同盟非常危險,這種局面至今仍然沒有改變。

       由於出現了希臘退出歐元區問題,再加上彼此之間奇妙的共同點,市場相關人士開始悄悄將關注的目光轉向了拉丁貨幣同盟。該同盟誕生於1866年。在當時,隨著歐洲區域內貿易的擴大,建立貨幣同盟的時機逐漸成熟。在同一時期,北歐的瑞典和丹麥等國家也已經結成了「斯堪的那維亞貨幣同盟」。

「世界共同貨幣」構想

       主導建立拉丁貨幣同盟的法國懷有的夢想更為巨大。法國提出的是,建立「世界共同貨幣」構想。自1867年起,在巴黎召開國際金融會議,歐美等20個國家就以拉丁貨幣同盟作為未來世界統一貨幣的基礎一度達成了共識。甚至剛剛結束南北戰爭的美國也幾乎到了加入該同盟的地步。值得一提的是,英國雖然參加了會談,但像拒絕加入歐元區一樣,當時拒絕參加貨幣同盟。

       雖然拉丁貨幣同盟華麗登場,但其壽命卻只有60餘年,非常短暫。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維持因經濟低迷和戰爭等原因導致的不斷膨脹的財政支出,各國紛紛大量發行自己的貨幣。在嚴格規定的金銀含量上,義大利也被認為存在作假行為。維持該同盟存在的政治決心逐步減弱,同時旨在限制各成員國行為的監督機制也出現了不完善的地方。該同盟正式消亡是在1927年,但在那之前各國就已經恢復了獨立的貨幣體制。

       由於政治方面的腳步出現混亂,最終導致貨幣同盟瓦解的情況不勝枚舉。近年來的原蘇聯就是很好的例子。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實現獨立的15個共和國最初均採用俄羅斯貨幣盧布作為貨幣。但是,不願意貨幣政策和財政受俄羅斯制約的烏克蘭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相繼推出了自己的貨幣。盧布貨幣區僅僅2年時間就完全瓦解了。

東西德國馬克的整合取得成功

       經濟與貨幣整合的歷史曾經不斷遭遇失敗,不過也有成功的例子。花旗銀行首席FX策略分析師高島修列舉的案例是原東西德國貨幣馬克的整合。在1990年東西德國完成國家統一的同時,完成了貨幣的統一。高島修表示,經濟實力佔優勢的原西德之所以能夠成功整合支撐原東德的貨幣,「正是因為政治整合的完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1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