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經濟還有承受能力

中國經濟還有承受能力

2012/07/25

PRINT

       日經中文網 吉田忠則:現在全球都在擔心中國經濟的走向。中國經濟增長率已經連續6個季度下滑,4~6月同比增幅已經降至7.6%。公佈的統計數據都會讓人聯想到2008年雷曼危機時的狀況。但中國政府並未驚慌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

     中國政府此次對調整最低工資的態度與2008年時明顯不同。雷曼危機爆發約2個月後,中國政府就發出了根據當前經濟形勢和企業實際情況近期暫緩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

     北京市因此而擱置了第二年上調最低工資的計劃。自1994年最低工資制度啟動以來,北京市第一次擱置了自詡一貫走在全國前列的工資上調,以防企業業績進一步惡化。

     而這一次,北京市和四川省等10多個地區已經調高最低工資標準。從中可以看出,中國還有剩餘,比企業業績更優先提高百姓收入。

                            中國發電量增長推移
     當然,對當前的經濟前景也不能過於樂觀。6月發電量增長率時隔3年降至零增長。溫家寶在7月上旬召集經濟專家和企業經營者會議時指出當前重要的是促進投資的合理增長。

      這話可能會讓與會者聯想到了2008年秋季推出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但溫家寶接著強調説要重視投資品質。新華社也詮釋稱不應該誤讀為啟動大量項目。

     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起到了防止經濟快速下滑,實現中國經濟V字型復甦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遺留至今的住房價格暴漲等副作用。
 
     刺激政策資金的一部分流入房地産市場引發了泡沫。買不起住房的民眾激憤,因此中國政府對投機性交易進行了嚴格限制。此次雖然中國政府感到有必要但卻對推出鉅額刺激對策猶豫不決的原因之一就在於此。

     中國政府也並不是對經濟放緩袖手旁觀。中國已經開始下調利率和增加公共事業投資。如果真有必要,中國具備再次推出大規模刺激對策的財政空間。但中國政府估計沒有想過經濟增長率恢復到10%以上。政策關鍵是能否避免經濟出現混亂。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中國北亞洲課課長真家陽一指出,鑒於中國經濟規模在最近10年來已經擴大至4倍以上,「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增長率理所當然要漸漸下降。現在即使7~8%的增長率也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

      到今年3月已在工程機械廠商小松負責中國業務20多年的茅田泰三説:「最好把4萬億刺激政策對策的事忘掉。但是業務環境不會變的很糟」。雖然中國經濟不在會是爆發式增長,但仍會保持相對較快增長速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2
具有一般參考性
 
7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2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