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企業熱錢湧向中國奧運選手

企業熱錢湧向中國奧運選手

2012/07/26

PRINT

       倫敦奧運會開幕在即。在上屆北京奧運會上獲得世界最多金牌的中國也在展開著一場鉅額的贊助宣傳廣告戰。中國奧運代表團之所以強大,不僅在於中國政府的鉅額獎金,企業更願意向業餘選手提供贊助經費。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為了爭奪巨大的消費市場,在贊助知名運動員方面,投入不斷加大。

       本月6日為了給參加倫敦奧運會的14名中國體操選手送行,在北京舉辦的壯行會上,李寧在講話中説「一定要奪取金牌」。 體操是中國的優勢項目。中國政府提供的獎金以及李寧公司等企業提供的贊助經費,對運動員而言,這都是巨大的激勵。

奧運金牌獎勵300萬以上

       據中國相關人士介紹,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獲得金牌後,運動員從中國政府獲得的獎金將大概為300萬~400萬元」。與中國主辦的北京奧運會時的500萬元相比,雖然金額有所減少,但這是日本的10倍左右,在世界範圍內仍可以説處於頂級水準。

       對運動員來説,企業的贊助也將帶來巨大收益。李寧公司不僅為體操,還為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以及射擊等項目的中國隊提供了贊助。其他個贊助費用未公佈。但企業支付的贊助費的一半左右將進入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等各種團體,其餘部分則基本分給運動員。而日本運動員只能獲得其中很小一部分贊助。

       此外,如果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隨後被起用接拍電視等宣傳廣告的機會非常多,能夠長期確保鉅額收入。

       自從上屆的北京奧運會前後,國內外企業起用奧運會選手的情況接連不斷。雖然歐洲足球等在中國非常受歡迎,但奧運會金牌獲得者的品牌號召力更加巨大。

       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戰略合作夥伴、安踏體育用品公司近來受到關注,有關人士稱在中國的奧運贊助商中,該公司的贊助金額可能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安踏將獨家提供中國選手登上領獎臺等時候穿著的服裝。雖然贊助金額未公佈,但外界認為自2009年到今年的4年贊助金額可能達到6億元。

       一汽和德國福斯成立的合資公司則表示將向最先獲得金牌的中國選手提供高檔奧迪,顯得財大氣粗。獎勵運動員的是排量為3000cc的「A6L」。該車在中國被譽為「成功者的汽車」。

       外資系企業也不例外。美國寶鹼(P&G)與上屆北京奧運會女子蹦床金牌獲得者何雯娜簽訂了贊助協議。最近何雯娜手持P&G品牌牙膏微笑的電視廣告正在頻繁播放。

       在奧運會選手中,被認為收入金額最高的運動員是劉翔。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在第一次預選賽開始前因跟腱受傷突然退賽。劉翔當時與「耐吉」和「可口可樂」等10多家企業簽署了贊助協議,僅廣告收入一項每年即可達到8千萬元左右。雖然劉翔獲得的鉅額贊助經費已經有所減少,但主要企業在本屆倫敦奧運會上將為劉翔復出提供大力支援。

日企影響力下降

       多年來,一直由中國從幼年期起尋找有潛力的運動員,然後再進行重點培訓。現在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已經建立了有望使中國代表團進一步發揮優勢的環境。不過對日本企業來説,中國市場雖然重要,但很少有日系企業起用中國有望獲得金牌的運動員做宣傳。

       中國廣告行業人士認為倫敦奧運會的宣傳效果與北京奧運會相比將會下降。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銀行和中國移動等大型國有企業均是贊助商,但在本屆奧運會在並未作出引人關注的舉動。

       不過,另有中國企業相關人士稱,「企業正在私下通過各種渠道接近重要選手」。即使不公開提供贊助,也可以在平時的餐費和服裝等費用方面提供贊助,進而與運動員建立良好關係。這名中國企業相關人士稱,「如果考慮到獲得金牌後的品牌價值,需要從現在就開始著手加以準備」。

       雖然《人民日報》曾刊文指出對於已經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來説,奧運會作為弘揚國威的體育賽事,已經不像以往那麼重要。不過,如果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國內外企業爭先恐後大力向運動員提供贊助的「奧運狂想曲」絕不會很快平靜。

(日經新聞 上海支局 菅原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