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隊表現看到的世界盃魅力所在
2018/07/04
北川和德:世界盃的魅力為何如此之大?如果僅僅是因為比賽水準,雲集各國球星的歐洲大俱樂部之間的比賽水準也很高,或許更有看點。然而,世界盃各國代表隊之間的角逐似乎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這是因為在世界盃上,歷史、文化和國民性被反映在各代表隊的風格和技戰術選擇上。或許還與各國球迷的個性有關。比如,巴西足球猶如森巴舞一般節奏輕快,熱烈奔放;德國足球樸實頑強;法國個性豐富,自由豁達;西班牙球風華麗;烏拉圭則具備抓住對方瞬間失誤的超凡能力。或許是主觀的看法,我認為有趣的是這種形象正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發展變化。
![]() |
賽後比利時隊主力阿扎爾和躺在地上的日本隊員香川真司握手(7月2日,reuters) |
日本隊的世界盃之旅因敗給了奪冠熱門比利時隊而告結束。不管是日本隊還是比利時隊都沒有在比賽中故意倒地不起或是在被犯規後做出誇張的「表演」。呈現了一場日本人所欣賞的精彩比賽。因為這場比賽一度帶給我們可能會獲勝的希望,雖然落敗後讓人感覺心有不甘,但還是充分享受到了比賽帶來的歡樂與感動。不過,沒有守住2分領先的優勢,在比賽即將結束之際被絕殺,估計很多日本人會認為這也反映出球員在最後關頭的樂觀和日本人與人為善的性格。
顛覆日本人形象的比賽
不過,在另一場比賽,也就是與波蘭隊決定小組出線名額的比賽中,日本隊在最後階段的表現受到了質疑。雖然比分落後卻放棄進攻、拖延時間的日本隊的姿態受到了大多數崇尚「潔身自好」的日本人的反感。一方面,在全場的噓聲中,始終消極倒腳的日本球員的行為和勇氣也從一個側面顛覆了擅長察言觀色並採取曖昧行動的日本人的傳統形象。
有人憤怒地表示「不想讓孩子看到這樣的隊伍」,也有聲音指出「要想在國際大賽中贏得比賽也需要一絲狡猾和謀略」,「能夠忍受屈辱做完該做的事很棒」。之所以出現不同意見,是因為與生俱來的性格、立場和人生經歷所形成的價值觀不同。對於這個問題也很難有真正「正確的答案」。
雖然海外媒體也對日本隊在這場比賽中的做法提出批評,不過介意這些倒是很像有「潔癖」的日本人的作風。在與比利時隊的比賽,日本隊的頑強拼搏使得海外媒體等的論調為之一變。雖然存在程度上的差異,在世界盃決定出線名額的小組賽上其實經常上演類似讓觀眾噓聲四起的懶散的比賽。如果消極比賽能確保取得出線資格,我想絕大部分參賽國都會選擇這麼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