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説身在中國卻能聽英國牛津大學、康橋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等國際名校的課程,聽起來會覺得不可思議吧?現在在中國,網際網路門戶網站相繼開始免費播放國際名校的公開講座視頻,這一從教育層面縮小中國社會差距的嘗試備受關注。
 |
網易公開課界面上密密麻麻地排著美國耶魯大學、
芝加哥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經濟課程 |
最先正式推出這項服務的中國網路巨頭「網易」的網站「網易公開課」裏,排著美國耶魯大學的《金融理論》、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解全球經濟》、美國紐約大學的《谷歌vs蘋果 誰會笑到最後?》以及東京大學的《法與現代社會》等極具魅力的課程。
網易公開課於2011年11月開設。目前有250多個講座,課時超過了6000個。平均每天的登錄人次達100萬。主要用戶為沒機會到海外留學的中國國內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另外還有很多希望能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工作中的白領。大學教授中,看到公開課中國際名校授課風景而改變自身授課風格的人也開始多起來。
網易公關部部長表示,中國的教育差距巨大,希望將海外優秀的教育資源提供給中國普通的網路用戶,為縮小教育差距盡微薄之力。同時還雄心勃勃地表示今後將繼續增加講座數量,爭做網上綜合大學。
隨著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中國的社會差距和教育差距也在不斷擴大。中國媒體的調查報告顯示,對個人資産達600萬元以上的270萬名富裕階層進行調查,有85%的人將子女送往海外留學。
據天津的新聞網站「天津網」報道,天津重點高中收取的「擇校費」平均為2萬4000元,相當於該市個人平均年收入的1.2倍。一家中國報紙稱,北京市的擇校費高達6萬~25萬元。
網易涉足該服務是受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麥克·桑德爾的公開講座《公正》的觸動,該講座曾作為「哈佛精彩課堂」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反響熱烈。在中國也於2010年初成為網際網路視頻網站上的熱門話題。隨後,網易負責人前往多個海外著名大學,與公開講座負責人進行溝通後,下決心在中國也要推廣公開講座。
之後,網易加盟旨在促進在資訊社會中實現教育開放的國際組織「國際開放課件聯盟(OCWC)」。遵循其免費公開、非商業化、註明課件來源等原則,不插播廣告免費公開課程內容。
不僅網易,隨後相繼開設公開課的「新浪」和「搜狐」也異口同聲地表示不插播廣告的公開課是零收入的純公益事業,不打算商業化。
毫無疑問,免費是各網站公開課最吸引人眼球之處。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幾乎所有的課程都有中文字幕。即使不會外語也不會有語言上的障礙,可以輕鬆學到知識。
網易也是自行負擔課程翻譯費,到目前為止100多萬元的投資大部分都花在翻譯等人工費上。
各網路巨頭之所以對完全虧本業務也全力以赴,是因為各企業都認為開展公益事業有助於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同時,公開課對大學方面也是益處多多。例如,美國紐約大學計劃2013年在上海開辦分校。該校希望通過網上的公開講座,促進上海分校的招生,並進而增加去紐約大學的留學生人數。
然而,這種「雙贏」的經營模式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守規則的「中國式問題」。最近,有模倣網易公開課的網站播放非法盜用的授課視頻。不遵守國際開放課件聯盟的規則,在電腦螢幕上強行彈出廣告以謀取利潤的情況在增加。一位公開課相關人士稱,「相信為提高教育水準而付出的腳踏實地的努力將促進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結果會是這樣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