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上海武康路的巴金紀念館

老外漢學家的車轂轆話(16)上海武康路的巴金紀念館

2019/01/07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藤井省三:11月初,在應邀前往上海延安西路的東華大學開展講座之際,我順道前往了位於武康路的巴金故居。  

            

  巴金(1904-2005)出生於四川省成都的大地主家庭,受五四運動(1919年)影響成為了一名無政府主義者,在參加上海的工人運動後,以1927年赴法國留學為契機踏上了小説家之路,他深得魯迅的信賴,被視為30年代文學的旗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巴金因被指無政府主義而多遭批判,另一方面他又協助了中國共産黨進行文人肅清。文化大革命(1966-1976)爆發後,巴金受到紅衛兵鞭打,並以「勞動改造」之名被強制要求勞動,最終痛失了愛妻蕭珊(1918-1972)。如此,在文革十年結束時,巴金道出「我是加害者」,反省了自己作為知識分子因恐懼而搭建起對於毛澤東的「個人崇拜之塔」、協助肅清作家同人並默許文革發動的責任問題。89年所謂的「政治風波」後,巴金繼續主編上海文藝雜誌《收穫》,幫助了眾多年輕作家。他的一生可譽為中國的良心。

                   

藤井省三

  出了東華大學南門,從安順路步行至淮海中路的途中我回想起了閱讀巴金作品的經歷——初次拜讀巴金先生的小説是在1973年大學二年級的漢語課上。慶應義塾大學的岡晴夫老師作為兼職講師在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授課,選用《還魂草》(1942)作為中級教材。在記憶中,當時我去東京·神保町的中文書專賣店,因巴金作品在文革期的中國是禁書,書架上沒有中國大陸版,遂買了一本封面光滑的香港版。

               

  《還魂草》以抗日戰爭期日軍空襲下的重慶為舞臺,讓人聯想到巴金自身的「我」,曾給附近孩子們講過能使死者復生的魔法藥草童話,一個聽著他故事的孩子身負重傷……一部短篇小説。由於其為主謂關係明確的西洋化文體,本應易讀,但對於剛上了一年每週三節,每節九十分鐘漢語課的我們而言,查讀音成為了一件苦事。於是班級同學合作每人負責一頁,製作單詞本,當時複印費還很昂貴,於是用複寫紙製作了人數份的抄寫。岡先生苦笑道,東大同學們真聰明啊。那是電子詞典出現二十年前的事了。

 
       閱讀巴金的自傳長篇《家》是那年的暑假。儘管《家》於1956年既由飯塚朗翻譯,岩波文庫中也有收錄,而我挑戰通讀香港版的原文,或許是出於對《還魂草》中清澈的人道主義的感動吧。

              

 老外漢學家的車轂轆話

      

 中國電影中略帶「江湖」氣息的男女--

 賈樟柯導演《江湖兒女》

            

 在北京挑戰共用單車 

       

 多重「自畫像」的記憶-——山形電影節所  觀  中國電影紀錄片 

           

 「網」(枉)言可畏——網路謠言和魯迅  的  教誨

      

 中國的網路謠言和電視劇

 

 由首爾的「中國電影論壇」想起

     

進仙台皮膚科學會的「魯迅」

                      

  巴金在70年代末復出,執筆《隨想錄》講述了對於文革的悔恨以及「獨立思考」的寶貴,1986年該書五卷全部完結之際,被評價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補,我也意外收到了通信社的約稿。那時我正擔任櫻美林大學中文系的副教授。

                     

  因為想讓櫻美林的學生們也能閱讀人道主義者巴金的作品,我在1986年出版了附有解説的註釋書《長生塔:巴金童話集》(駿河臺出版社)。事前為了取得出版許可寫了一封信,並收到上海的巴金先生誠懇的回信「您對我的幾篇童話給了高的評價,我很感動,這是對我的一種鼓勵吧,謝謝。我也謝謝您編印了《長生塔》並把它介紹給日本的學生。」令我感到誠惶誠恐。

                           

  《長生塔》的插畫是請我的好友業餘版畫家大野隆司先生完成的。我將作品原稿與大野的版畫一起寄給巴金先生後,亦收到了其寫給大野的回信,「您為我童話作了那些插圖,我很高興,您的友情使我這個在家養病的老人感到了春天的溫暖。」大概是受到了巴金先生話語的鼓勵,在那之後,大野關閉了自己在都內家中開設的算盤塾,移居到千葉的山中,專心鑽研版畫藝術,完成了宮澤賢治著《風之又三郎》(岩波少年文庫)等著作的插畫創作。

              

  巴金先生於1934年來日,在東京外國語學校(現在的東京外國語大學)出身的中文副教授武田武雄的家中體驗了三個月的寄宿生活,與武田一家留下了許多交流的趣聞軼事。我基於對武田氏遺屬的採訪,在《東京外語支那語部——在交流和侵略之間》(朝日選書,1992年)描繪了戰爭夾縫中巴金先生與武田氏的相遇和分離。那時,亦收到了巴金先生鄭重的回信……

                  

  思及至此,已來到豪華洋房林立的舊法租界的武康路。很遺憾那天恰逢休館日,門前有四五個高中生般的女孩在輪流標著紀念照。巴金先生「獨立思考」的信念或許也存于這些年輕人的心裏吧。我這樣思索著繼續徜徉于武康路。

                                      

藤井省三 簡歷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出生於東京。76年畢業於東大中文系,82年畢業於東大中文系博士研究所。1988-2018年東大文學部準教授、教授。日本學術會議會員(2005-2014年)、日本中國學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海外名師,南京大學海外人文資深教授。研究領域:現代中國文學、電影。主要研究成果:《魯迅<故鄉>閱讀史》、《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華語圈文學史》、《隔空觀影》(以上都是漢譯本)、《魯迅與日本文學──從漱石、鷗外到清張、春樹》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本文為中日文對譯版,日語版請點擊下頁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