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召開黨18大並進行領導層的換屆。新一屆領導層將採取的政策成為關注的焦點,最近目前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一次講話中多次提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熱議話題。
習近平在7月底在對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的講話上表示「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邁進,「中華民族」前後共提到3次。相比之下,在前一日發表講話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則一次都沒提到。
當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直是中國領導人常説的一句話。不過,有所不同的是此次講話的特殊時刻。歷屆中國總書記在上任後都會發表重要講話,而這一重要講話的前奏一般被認為就是換屆前夏季針對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的講話。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否就是解讀今後10年中國的關鍵詞呢?
日本駐北京的一名外交人士認為以經濟實力為背景的大國意識和自信將推動中國加快在海洋主權等領域的動作。同時,一部分在華日系商業人士也擔心類似東海撞船事件時限制稀土出口等行為會頻發。
但日本一名政黨人士則反駁稱「大國意識不是壞事」,如果中國能深感自身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而不再會採取強硬姿態。
揣摩領導心思、搶先行動、博取歡心是所有官僚組織的通病。那麼針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什麼反應呢?
據説習近平愛好足球,認為中國應該學習日趨強大的日本足球、加大培育中國球員的力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此前宣佈將在昆明市新建青少年足球培訓基地。
中國發改委的一位研究人員最近還發明瞭「民族復興指數」這一奇怪的指數。該指數將社會發展所處階段、國民素質以及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等指標數值化,並公佈2010年中國民族復興指數為62.74%。但網上很快就出現了批判的聲音,稱竟然把民主政治這一重要要素從基準中去除……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島田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