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是否真的抄襲了蘋果?智慧手機2大廠商的訴訟正在全球展開。這期間總是聽到「抄襲者」這個詞。這個詞是蘋果前董事長史蒂夫·賈伯斯生前經常掛在嘴上的。
賈伯斯以對競爭對手非凡的同仇敵愾心而聞名。讀賈伯斯唯一正式認可的傳記《史蒂夫·賈伯斯》就會發現,賈伯斯多次憤怒地指責谷歌、南韓以及中國企業等「從蘋果剽竊了基本作業系統(OS)」。
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此次訴訟可以説蘋果是為賈伯斯而戰。在美國的訴訟中,雖然三星的形象不可避免會遭受沉重打擊,而蘋果的那些「曾探討進軍汽車領域」等企業內部的秘密資訊也都一下子曝在世人面前。賈伯斯曾稱「只要能打垮(對手),花再多的錢也在所不惜」,但對手並不一定那麼好打垮。
蘋果與三星之間的訴訟同時也是蘋果與作業系統提供商谷歌之間的戰爭。如果是這樣,當蘋果與三星的訴訟在全球範圍內落下帷幕後,蘋果最終要打垮的對手就該是中國了。但是,蘋果在中國也能挺起腰板嗎?看起來似乎並不那麼容易。
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山寨」的手機、平板電腦及遊戲機等。山寨機是地下工廠出來的超級廉價品,正是用蘋果代工工廠流出的零部件和盜版軟體組合而成。
走在深圳的大街上,家電商店入駐的大廈前總有人在叫賣「iPhone,便宜啦」。産品外殼上赫然寫著「蘋果手機」字樣,售價只有正品的約10分之1。
廠商對這樣的假冒品市場頭痛不已自不必説。據分析,中國的手機市場規模已經超過2億部,但統計數字上沒有體現的山寨機的市場規模也竟然達到了3000萬~4000萬部。為了掃清假冒「SQNY」、「NCKIA」等「山寨機」,一部分廠商相繼推出了低價機型對抗,但在大多情況下杯水車薪。
不管中國政府怎麼打擊,生産「山寨機」的廠商總會在消聲滅跡後再死灰複燃,形成規模巨大的地下經濟。美國微軟或許已放棄打擊盜版軟體,而是選擇將市場開拓的重點轉向東南亞市場,據稱微軟在印尼的銷售額要比中國高。
那麼,蘋果會怎樣對中國的「抄襲者」出手?蘋果剛剛在中國因「iPad」商標權之爭受挫,對「山寨」似乎也很在意。但一位精通中國實情的電子廠商人士表示,「即使是蘋果,要想在中國取勝也很難。與在已開發國家打官司是兩回事」。
蘋果難贏官司的原因之一是很多生産「山寨機」的中國企業可能都在生産蘋果産品的零部件和成品。蘋果銷售額的85%為數位産品。而其中大部分産品都在中國進行組裝。可以説,中國的電子産業控制著蘋果的競爭力。你説與這些中國企業為敵對蘋果是福還是禍?
「山寨機」是即使尖端技術也能瞬間進行複製的數位時代的産物。但是,利用影響力迅速提升的中國電子産業,美國矽谷不斷有各種家電産品策劃和銷售的風險企業誕生並在漸漸形成潮流。蘋果也的的確確在受中國的恩惠。
將電子産業的上游——下游作為橫軸,將附加值顯示成圖形的「微笑曲線」理論依然適用。而且,今天的「笑臉」看起來變得更長,「微笑程度」也更勝往日。如果用國家來表示左右兩個端點,那麼一個是中國另一個就是美國。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日經新聞産業部次長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