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貝爾獎讓世界沸騰的背後,也有令人擔憂的報道。那就是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諾貝爾基金會的股票投資出現了虧損,因此已被迫削減諾貝爾獎獎金額度。
 |
2010年12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kyodo) |
諾貝爾基金會利用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産進行投資,並將其作為諾貝爾獎獎金的來源。今年的獎金為800萬克朗,比去年減少了20%。
諾貝爾基金會公佈了投資的大體情況。去年的投資收益率為負增長2.6%,因此導致資産總額出現了減少。
該基金會的投資戰略是重視股票投資。截至去年年底,作為最大的投資對象,歐洲、美國以及日本等的股票資産佔投資總額的47%。而日本養老金公積金管理運用獨立行政法人(GPIF)的股票資産配配置僅為20%多,兩者形成了鮮明對比。顯示已開發國家行情水準的股票指數「摩根士丹利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在去年下跌了8%。諾貝爾基金會因股市下跌蒙受了巨大損失。
1949年以來首次減少獎金金額
實際上,這是該基金會自1949年以來首次減少獎金金額。諾貝爾基金會在那之後的60多年時間裏,一直在堅持重視股票投資的思路,並不斷提高獎金金額。由於預期世界經濟增長將推動股價上漲,在雷曼危機發生前一年的2007年底,股票資産配置比率達到了67%。
但現在這樣的思路卻得到了事與願違的結果,這種現實與最近數年來市場相關人士始終在談論的擔憂如出一轍。那就是自2008年的雷曼危機以來,世界或已進入長期低增長時代,股價將無法再繼續上漲。
「股票已死」——今年8月,領導美國資産信投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一針見血地表達了這種擔憂心理,從而引發了全球性話題。日經中文網也於10月17日報道了
《全球股市交易量降至7年來低點》這一個異常事態。
猶如佐證股票市場反映的增長神話的隱憂一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10月9日下調了全球經濟展望。
其原因在於持續發酵的歐洲債務危機、美國明年年初可能出現的「財政懸崖」(即減稅政策到期和削減財政支出)以及長期支撐世界經濟增長的中國經濟開始減速。IMF經濟顧問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在記者會上強調:「世界經濟的復甦能力正在減弱」。
需要各國負責任的行動
在IMF下調全球經濟展望之後,英國《金融時報》著名專欄作家馬丁•沃夫(Martin Wolf)于17日撰寫了題目為《基金的警告和鼓勵》的長文。文章認為,下調經濟展望是對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的警告,但如果各國採取負責任的行動,將能夠阻止經濟進一步惡化。
不用IMF和馬丁•沃夫明確指出,股票市場早就已經通過行情下跌和成交量萎縮持續發出了相同的警告。作為「股票信仰者」的諾貝爾基金會的誤判原因在於,這樣的市場信號正在時隱時現。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梶原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