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世界不能再依賴中國

世界不能再依賴中國

2012/11/01

PRINT

       日經中文網 後藤卓彥:自從本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7~9月國內生産總值(GDP)以來,各媒體針對中國經濟的報道明顯增多。日經中文網也刊發了以下報道。

《中國GDP連續7個季度放緩 有觸底跡象》

《中國經濟面臨三大不確定要素》

《供給過剩的中國經濟恢復尚需時間》

《中國經濟不算好,但也不壞》

《從口頭上的1萬億看中國經濟》

《中國進入「通縮消費心理」? 》

《抵制日貨無益於中國經濟》

 在諸多報道中,有些將目光對準積極的一面,有些則側重強調前景黯淡的一面,基調存在明顯不同。其主要原因在於規模巨大的中國經濟走勢仍不明朗,但如果總結一下這些報道,有一下這些共同點。

▲對未能擺脫債務危機的歐洲以及美國的出口將持續疲軟,因此外需難以指望。同時,由於「反日」情緒導致消費者減少購買日本品牌産品以及民眾對就業前景感到擔憂,消費也將呈現增長乏力態勢。

▲中央政府在7月以後批准了總計達5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大規模投資計劃將對經濟增長構成支撐。而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和製造業産能過剩等問題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障礙,因此無法期待此次政策像雷曼危機後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那樣立竿見影,但借此有望避免中國經濟增長率「進一步惡化」,也就是日趨接近7.0%。

▲不過,由於投資之外領域表現低迷,中國經濟難以實現「V型復甦」,也就是2012年經濟增長率不會高於8%。今年年內或將緩慢復甦。(→《日經調查:中國GDP時隔13年破八》)

       由於不會發生劇烈變化,對於今後的經濟動態,站在宏觀角度進行預測或許將顯得比較枯燥。

       儘管如此,在一系列的經濟報道中,仍然有值得我們關注的統計數據。下面是日經中文網《中國經濟不算好,但也不壞》一文中刊登的一張圖表。

       從這張圖表中可以看出,自雷曼危機(2008年秋季)之後的2009年到2011年,用工人數回升到了超過求職人數的水準,而進入今年以來,求人倍率仍然高位運作。

      根據筆者的記憶,在本世紀初,尤其是在2003年前後,經濟分析師們曾經熱衷於討論中國GDP對就業的影響:在中國由於應屆畢業生畢業、人口從農村流向城市地區以及國有企業裁員,每年將新增1000萬人以上勞動力。中國每1%的經濟增長所能創造的新就業機會為逾100萬人。為了吸收新增勞動力,中國最低需要保持8~9%的經濟增長率。事實上,在非典導致的經濟明顯惡化引發擔憂的2003年以後,中國政府推出了全面運用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大規模經濟刺激對策,竭盡全力保障2位數的增長率。

       但是,觀察最近3~4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率可以發現,2009年為8.9%,2010年為10.8%,雖然維持了兩位數增長,但隨後的2011年僅增長9.2%,而進入今年以來已經放緩至「破八」的水準。在這樣的背景下,求人倍率卻以超過被指經濟過熱的2003~2005年前後的勢頭得到了改善。

       眾所週知,就業形勢是經濟的遲行指標。隨著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有人認為「即使1%的增長率也無法像以前那樣創造出100萬人規模的就業機會」,還有觀點認為「由於産業不斷多樣化,討論經濟增長1%能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已經沒有意義」。或許可以説,求人倍率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勞動力供應增長的放緩。

       農村剩餘勞動力已經減至最少,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也迎來了轉捩點,這就是所謂的「路易斯轉折點」。由於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中國的少子老齡化日趨嚴重。中國是否已經迎來路易斯轉折點也是討論的焦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認為「中國未到路易斯轉折點」,但從上述圖表中可以看出,路易斯轉折點正在逼近。

       中國不再需要為確保就業的高速增長的時期正日趨臨近。到那時如果用毫無必要的建設投資來拉升經濟增長率,只會招致通貨膨脹、設備過剩以及過度債務。7%乃至更低的增長率將成為中國的「常態」。在這樣的時代到來之際,世界經濟將會如何呢?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即使僅保持7.0%的增速,每年新增經濟總量就相當於波蘭或比利時一國的GDP,因此中國的經濟增長仍將是拉動世界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之一,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即使中國的增長率放緩1%,向中國的生産基地出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東南亞、台灣以及日本的經濟增長率也將受到消極影響,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不再局限於中國一國。在雷曼危機之後,中國的經濟增長曾在一個時期內佔據世界經濟整體增長的一半。以往,中國為保證本國社會穩定曾長期需要高速增長。而在今後,全球「依賴中國一國」的格局或許將難以持續。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0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9
投票總數: 5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