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美國要革中國製造業的命?

美國要革中國製造業的命?

2012/11/28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稿:8比0──比較中日兩國今年(截至11月中旬)登上英國《經濟學家》週刊封面的次數,中國以壓倒性優勢獲勝。

      類似的情況在三年前日本舉行眾議院選舉後就出現過。統計中日兩國的國名在2009年1~8月《經濟學家》週刊的標題中出現的次數,中國以25比19領先日本。從那時起,歐美對中國的關注度就已經超過了日本。而此次在全球影響力方面,中國領導層換屆同樣是以壓倒性優勢超過了日本眾議院解散。

  圖為3D列印機的嘗試製造的産品
      中國共産黨總書記習近平表示:「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話語裏既有謹慎,也有自信。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今後10年中國將繼續從世界各地吸走人、物、錢。「世界工廠」究竟會膨脹到怎樣的程度?蘋果公司進行開發,中國以每年數千萬台的規模進行生産,這種「超級量産」的獨贏模式會永遠持續下去嗎?

中國的獨贏模式在10年後還能否行得通?

       這種模式或許在5年內還不會崩潰,但10年後的話,又會如何呢?

       以蘋果公司為例。波士頓諮詢集團的高級合夥人太田直樹預測:「蘋果公司遲早會採用3D(三維)列印方式,就像普通列印一樣來製造符合顧客喜好的手機等産品」。智慧手機「iPhone」已經不使用模具,而是通過切削機一部一部地自動成型。這一設計思想很接近3D列印的構想。3D列印機不是傳統意義的印表機,是一種立體物體的加工製造。「也許終於有一天,生産基地會從中國轉移到蘋果手機連鎖店,或者是接通網際網路的消費者家。」也就是説,未來的産品生産,將會像用印表機列印一樣方便。

       目前,蘋果公司的産品幾乎全是在富士康中國工廠裏的一籃子生産線上製造,員工達到100萬人。但如果3D列印機技術進一步發展,不用將生産集中在人工成本相對便宜的中國,也能將産品送到全世界的顧客手中,「世界工廠」就會面臨生存危機。

       實際上針對不斷崛起的中國,美國正試圖以舉國之力來製造這樣的局面。

     美國謀劃的數位時代製造業革命

       美國總統歐巴馬已經贏得連任。「綠色新政」可以説是過去四年裏最具代表性的産業政策,但實際上還有其他動作。這就包括數位時代的製造業革命。

      美國政府在最近兩三年裏鼓勵全國的小學將3D列印機納入到手工課的教授內容。希望從初等教育起就告訴孩子們今後的生産是這樣的。
 
       另外美國今年還通過了一項鼓勵在網上募集社會資金作為創業基金的法律。似乎是為了從側面扶持那些利用網路與CAD立體繪圖軟體、3D列印機來開創新事業的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98
具有一般參考性
 
1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9
投票總數: 12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