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為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沸騰。中國各家媒體紛紛派出豪華陣容採訪莫言出席12月10日的頒獎儀式等在斯德哥爾摩的活動,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並對莫言的發言和服裝進行了詳細報道。關於獎金的使用,莫言隨口説的「或許在北京買個大房子」,也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在10月宣佈莫言獲獎時,當時的政治局常務委員李長春表示了祝賀,稱這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提高的體現。舉國歡慶的氛圍持續到了年底。
 |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 |
中國尚未誕生的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獲得的生理學與醫學獎等科學領域的獲獎者。雖然有物理學家楊振寧等海外華裔獲獎者,但中國國籍獲獎者仍然未能實現零的突破。順便説一下,在日本國籍的獲獎者中,山中教授為第15人。
中國重視科學技術,眾多理工科出身者躋身最高領導層。政府和民間的研究開發費快速增長,目前已經達到日本的水準。為什麼沒有産生諾獎獲獎者呢?人們的不滿有些強烈,在網際網路上「科學家過於功利,缺乏毅力」等諸多説法滿天飛。
而很多企業界人士認為,原因在於中國的填鴨式教育。中國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業、通信設備巨頭華為技術的一名高管斷言稱:僅僅灌輸知識,而不培養思考能力的教育是最大的原因。
據稱,中國的教師權威很高,在教育方法往往以高壓方式進行灌輸。下面情形據説是中國的小學課堂上的一幕。
「由於留在城堡中的水晶鞋正好合腳,於是嫁給了王子」。在教師講述完童話《灰姑娘》後,一名兒童問:「裙子和鞋都是魔法變的。為什麼只有鞋沒有消失呢?」面對兒童尖銳的問題,教師有些生氣:「按照書裏寫的記就行了」。
「這樣的課堂是中國教育的典型案例,抹殺了想像力」,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66歲)對此進行了嚴厲批評。朱清時是化學家,曾經擔任理科名校、中國科技大學的校長。朱清時也同樣認為,中國尚未在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在於填鴨式教育。
南方科技大學在今年9月剛剛迎來第2期學生,是一所僅有232名學生的大學。朱清時之所以到此擔任第一任校長,是因為一個夢想——在這所大學培養具有創造能力的傑出人才,同時改變中國的教育。
朱清時已經開始進行各種新的嘗試。例如減少1~2年級學生的必修科目,增加學生自由進行研究的時間。這些舉措獲得了各種成果,例如有學生由於對學生宿舍的水質持有疑問而展開專門調查,或者與教授一起開發預測股價的程式等。
此外,教師們也住進學生宿舍,在夜晚等空閒時間,和學生一起探討研究課題和人生。對此,學生稱讚道「這裡好像是電影《哈利波特》裏面的魔法學校」。
在這裡,教師與學生的人數之比為普通大學的2倍。當地深圳市正在爭取通過增加研究人才來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因此對南方科技大學的財政投入非常慷慨。
朱清時在提到日本的大學時評價稱,與受到政府嚴格控制的中國大學不同,日本的教授具有很強的發言權,這一點非常好。另一方面則指出日本的大學校長任期短,改革不夠充分。在日本,很多國立大學的校長任期為4年、續任為2年,而朱清時擔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的時間為10年,在南方科技大學的第一任期也為5年。
如何培養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人才?多年來日本也在為此而苦惱。而對於以低工資為武器保持增長的時代已經終結的中國而言,這將成為更加緊迫的課題。
(桑原健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