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歷書——李文祥(7)在日本當採購員
2021/07/09
![]() |
1954年春,我和父親乘坐汎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Airways)的航班從曼谷起飛,經過6個小時的飛行抵達香港。當時香港已設有協成昌的辦事處,我們在那裏停留了一個星期。在此期間,父親給我買齊了西裝、鞋子和日常用品。
從香港到東京需要16個小時,飛機中途還要在沖繩加油。當時沖繩還屬於美國統治下。飛機著陸時必須拉下客艙窗戶的遮陽板,根本看不到外面的情況。當然也不能下飛機,加完油就立即起飛了。
抵達東京已是晚上8點左右。因為出發前已經拍了電報,父親在大阪設立的貿易公司「協光」的東京分公司的約10名員工前來迎接我們。
我被車窗外看到的東京美景所征服。與曼谷相比,香港已是令我讚嘆的大城市了,但東京比香港更大。夜晚的街道昏暗。當時朝鮮戰爭剛剛結束,大街上可以看到美軍士兵的身影。
我們需要從東京前往大阪。當時還沒有新幹線,乘坐的是東海道本線。從車窗向外眺望,可以看到剛剛盛開的櫻花,以及之前只在照片裏欣賞過的富士山。
這裡的田園風光也和泰國大不相同。分散在各處的房子非常整齊。在日本生活之後,令我讚嘆不已的是,大家都很勤奮,遵守時間,而且工作時帶著緊張感。在泰國,連上下班的時間都不固定。當時的協成昌週末不休息。後來回到泰國之後,我向父親提出了星期天休息的建議。
抵達大阪後,來到協光總部所在的心齋橋。這裡的高樓大廈比想像的要多,霓虹燈也很漂亮。這時距離戰敗已經過去近10年,日本正處於高速增長的入口。如果借鑒日本的經驗,泰國可能也會發展起來。這是我當時的想法。
![]() |
我(後排中央)和父親在大阪開設的貿易公司「協光」的同事們 |
我在協光的工作是採購員,負責與泰國聯絡。父親平時會用中文給我寫信,著急的時候就發電報。內容都與訂單有關,比如需要採購什麼商品,或者上次的商品有什麼缺點。我需要仔細思考這些內容,然後向協光的員工傳達意思,比如採購300打這種商品,或者價格過高,讓他們進行相應的處理。
就拿保溫瓶來説吧。一般會認為它是盛放熱水的商品,但泰國很熱,冰箱還沒有普及,需要把飲料和冰塊一起放進保溫瓶。當時口小的保溫瓶可以在香港買到,但能裝冰塊的大口保溫瓶需要在日本採購。
我們委託供貨商模倣歐美的名牌産品生産一些商品。「派克」和「犀飛利(Sheaffer)」鋼筆在泰國也很受青睞,但價格昂貴。我們讓供貨商在日本低成本生産這樣的鋼筆,然後以自有品牌進行銷售。袖扣和皮帶扣也一樣。如果放到現在,這樣的商品會有問題,但那個時代物資匱乏,因此賣得很好。
不用電而是放入燒好的炭來加熱的熨斗、二戰後不久本田推出的機動自行車、雅馬哈口琴等,都是我們從市面上採購之後發往泰國銷售的商品。
當時的大半數日本企業還是小鎮工廠。銀行不會提供大額貸款,我曾目睹好幾家工廠倒閉。日本的工廠很希望商品能夠出口,我去拜訪他們,並出示信用狀訂購商品,對方會很高興地帶我參觀工廠。當我指出商品的改進點時,他們也會馬上處理。
我近距離地看到了日本企業在困難時期如何成長、如何從小資本發展為大業務的歷程。這些所見所聞全都銘記在我的腦海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