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歷書——李文祥(9)和獅王合作在泰國建工廠
2021/07/13
![]() |
1960年,我結束6年的大阪常駐生活,回到曼谷。協成昌一切順利,但沒有工作分配給我。父親對我説「去做想做的事情吧」。在這種情況下,從1961年開始,到剛剛投入運作的日本獅王製造洗髮粉的容器分裝工廠工作。
與獅王結緣和建立信任關係,對隨後協成昌集團的發展産生了決定性作用。
開端可追溯至1955年。當時為了辦理逗留簽證的更新手續,暫時返回泰國。我接到日本聯絡,稱「獅王牙膏」的人來訪,在父親的命令下,我開車到廊曼機場迎接。
當時,獅王牙膏和涉足肥皂和洗滌劑的「獅王油脂」是不同的企業。兩家企業合併、組建如今的獅王是在1980年。
在機場抵達大廳出現的是後來擔任獅王牙膏的社長、成為獅王第一任社長的小林敦。當時只有30歲左右。據稱在結束美國留學、經由倫敦返回日本的途中,想看看泰國的情況,順道來到泰國。大阪的協光作為出口窗口開始變得有名,小林敦借助這層關係來泰國訪問。
![]() |
在泰國的獅王牙膏促銷活動中使用了大象 |
與小林先生意氣相投的父親訂購了200打軟包裝的牙膏。銷售並不順利。在當時的泰國,美國高露潔的産品更受歡迎。獅王産品不易起泡,好幾個月才售罄。
但是,父親重視好不容易結下的緣分,要求回到日本的我去獅王牙膏和小林介紹的獅王油脂的工廠。父親本人也多次訪問過日本的工廠。
父親考慮的是洗髮粉的進口銷售。當時的泰國道路鋪設遲緩。尤其是在地方,不管到哪,都揚起沙塵,泰國人的頭髮被稱為「赤髮」。很多人利用洗衣服和洗食具的粉末清洗劑洗頭髮,但那非常危險。
當時,在泰國銷售的唯一的洗髮粉是花王的「飛逸(Feather)」。身在大阪的我將父親送來的樣品帶到獅王油脂,詢問是否能製造同樣的東西。得到的回答是「可以」。每月訂購1萬2千箱,由於非常暢銷,就翻倍的採購。
最初進口銷售最終産品,但泰國的經濟結構開始變化。在我回國的1960年,政府制定《投資促進法》,在替代進口工業化政策之下,提高了進口關稅。洗髮粉的關稅也從50%提高至75%。這樣一來將無法獲利,但如果轉嫁到價格上,將很難賣出去。
我提出建議「自主完成容器分裝怎麼樣?」如果作為「原材料」來採購,關稅僅為30%。將其分裝之後變為最終産品,利潤空間不會下降,也不需要漲價。
我們沒有製造的經驗。對於協成昌全額出資建立的工廠,獅王油脂派出技術人員,從建設、生産線的配置到填充時香料的配合,誠懇詳細地給予指導。市佔率後來與飛逸並駕齊驅。
我住在工廠,幾乎不回家。雖然沒有任何頭銜,但其他員工都知道我是老闆的兒子。在大阪時充分學習了貿易的知識。通過手工作業分裝洗髮粉,掌握了協成昌下一次飛躍不可或缺的生産一線的知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