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履歷書——李文祥(19)與日企合資成功的關鍵是……
2021/07/27
![]() |
協成昌集團通過與很多日本企業合作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壯大。前面主要介紹了成功案例,當然其中也不乏進展不順利的案例。為了引以為戒,介紹幾個這樣的例子。
上世紀60年代後半期,我去日本出差時,衛材創始人、社長內藤祐次跟我商量説:「我們打算進入泰國市場」。當時席捲藥品市場的是歐美企業。此時,洗衣粉和化粧品賣得很好,我們嘗到了甜頭。我覺得藥物應該也能做,於是滿口答應,1969年與衛材合資,成立了銷售企業。
雖然啟動了腸胃藥和止痛藥等進口業務,但情況與日用品不一樣。藥品要得到政府的認可,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雖然衛材對協成昌的營業能力充滿期待,但我們並沒有銷售藥品的經驗。而且很不幸地趕上了抵制日貨的運動。
這樣下去反而會給合作夥伴增添麻煩。有了這種想法之後,我向衛材賠禮道歉,幾年後解除了合資關係。協成昌後來收購了經營破産的泰國企業,重新涉足藥品領域,但當時與衛材合作開展業務有點為時過早。這是第一次與日本企業解除合資關係。那次的事情成了痛苦的回憶。
與吉野家聯手開設牛肉蓋飯連鎖店始於1995年。前面提到過,我在派駐大阪工作的時候喜歡吃壽喜燒。後來,我去日本時吃了吉野家的牛肉蓋飯,覺得「很好吃」。對方詢問能否合作,我認為在泰國開店的方案可行,於是決定合作。
![]() |
吉野家1號店開張(前排右側為筆者) |
第一家店開在曼谷的購物中心內。但現實並並不像日本牛肉蓋飯那樣美好。當時泰國的收入水準還很低,除了路邊攤外,在外用餐還不是普遍現象。而且,泰國佛教徒篤信觀音,牛被認為由觀音的父親轉世而來,因此很多人不吃牛肉。另外還有一股不能吃農活的幫手「牛」的習慣。
開了5~6家店之後,我感覺到開店太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隨著泰銖暴跌,以美元計價從美國和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肉價格暴漲。當合資方提出退出泰國市場時,我覺得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雙方的合資關係僅維持了3年就解除了。
泰國最近喜歡吃牛肉的人越來越多。吉野家2011年與泰國零售大型企業「中央集團」合作,再次涉足泰國市場。從這個意義上來説,當時開展牛肉蓋飯連鎖店業務也可以説是為時過早。
與此相反,與日本第一興商合作開設的卡拉OK店「BIG ECHO」則屬於落後於競爭對手的例子。2002年在曼谷開了第一家店,共開設了兩家店。
雖然卡拉OK給人以夜店的強烈印象,但卡拉OK包房則可以多人聚在一起,與家人、朋友一起唱歌,還能共同進餐。卡拉OK同樣適合泰國的預想應驗了,客流情況非常好。
但是,在考慮從雷射光碟過渡到日本已經普及的線上卡拉OK時,第一興商説,「線上卡拉OK的樂曲很難向泰國提供」。沒有新歌的話,就不能吸引年輕顧客。於是雙方於2013年解除了合資關係,如果堅持下去的話,也許會成為很有意思的業務。
雖然這些案例留下了遺憾,但對於我們來説,以失敗告終的經驗也是寶貴的財富。日本企業一直依靠協成昌集團的營業和資訊實力,因此我們總是試圖竭盡全力滿足對方的期待。但在碰壁的時候,需要雙方共同想辦法來解決問題。總的來説,我認為如果從日本派遣到合資企業的人具有「創業精神」的話,成功的概率就會提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