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蘋果也在尋找智慧手機後的熱點

蘋果也在尋找智慧手機後的熱點

2013/02/20

PRINT

       讓人感受到IT産業新陳代謝的消息接踵而至。

       先是美國個人電腦巨頭戴爾宣佈要實施管理層收購並下市,讓人深感個人電腦已經在智慧手機面前落敗。接著是智慧手機霸主蘋果一貫優異的業績開始出現停滯跡象,iPhone開始一點點過時的擔憂也隨之浮出水面。

        當然這並不是説蘋果就要終結了。不過,英國《經濟學家》雜誌「鼎盛期已過」的評論也許非常貼切。據稱蘋果CEO提姆•庫克正在與擁有7億用戶的中國移動談判。

        就算是傳言中的iPhone低端機型真的打入中國,蘋果手機真的在中國全面普及,那最多也只是規模上稍稍擴大一些而已。過去那個憑藉一連串的創造性顛覆而實現了令人驚嘆的高速增長的蘋果,已經開始變得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蘋果電視機衝擊力不夠?

       就拿傳言中蘋果正在開發中的電視來説,期待的人肯定很多。但是就電視本身的性能、螢幕大小和外觀設計來説,市面上南韓和日本的産品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在價格競爭的激烈程度方面,電視機也不是智慧手機所能比的。首先,蘋果已經推出的機頂盒業務就表現不佳。蘋果股票的每股收益率(PER)只有不足15%,還比較低,僅憑電視機的推出真的就能創出新高嗎?

       智慧手機之後的熱點是什麼?即便是蘋果公司,這也是個大問題。

       前路迷茫的另一個原因是可供重新定義的對象已經枯竭。iPod和iPhone是蘋果公司把收錄機和手機引領入蘋果時代的成功案例,但現有産品的再創造發展到電視機領域,基本上已經是無路可走了,不論是蘋果還是其他廠商,今後都將不得不涉足完全陌生的領域。

       至少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智慧手機在10年後,很有可能不再是使用觸控螢幕的終端了。比如,美國谷歌去年發佈了其試製的眼鏡型螢幕。這種新型螢幕在今年的美國家電展CES上,美國Vuzix公司已經展示了産品。據説,蘋果也正在以實用化為目標加快相關專利的申請。

   除人之外的所有物品都將聯網的構想


     另一方面,智慧手機之後的熱點或許將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通信。美國半導體廠商高通最近推出了「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連接所有物品和網際網路的構想。所連接的是汽車、住宅和基礎設施等所有對象。《日經商務》週刊1月28日號的報導稱,人類的數量為70億,但如果加上物與物的連接的話,智慧手機之後的熱點在未來5~10年有可能形成400~500億部的規模。

    不管怎樣,涉足這一領域的企業肯定會越來越多。新終端與iPhone一樣連續多年一枝獨秀的可能性很小。

      那麼,利潤會從哪來?從半導體産品的經驗「摩爾定律」來看,半導體成本是每年下降近4成,《日經商務》的報道認為,網路成本也將隨著網速的提高,每年降低6成。毫無疑問,比起終端,基於網路的業務模式越來越受到關注。

      本為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産業部副部長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5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