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會面的日本首相倍晉三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月22日進行了會談。有關焦點的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的會談內容基本沒有公開。如果分析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的表態,就能看到美國政府對待中日關係對立的真實想法。
 |
22日安倍與歐巴馬在華盛頓會談(KYODO) |
會談只有1小時,沒有吃午餐會,也沒有聯合記者會。在確定安倍訪美行程之際,美方私下裏敲定的行程安排非常簡單。
去年春季,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訪問華盛頓時,獲得了正式訪問的待遇,美國準備了約1小時會談、約40分鐘午餐會以及聯合記者會。與此相比,此次的接待規格大為降低。
從「會面秀」到發生變化
美方最初認為剛剛履新的安倍的訪美可能只是「會面秀」。但這種態度逐漸發生了變化。最終,美國敲定了包括午餐在內的90分鐘會談,而實際上則達到了1小時50分鐘。
改變美方想法的因素,除了安倍對參加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的積極態度之外,還包括1月份以後亞洲局勢迅速趨於緊張的事實。
美方尤其感到擔憂的是1月30日中國軍艦利用火控雷達鎖定日本自衛隊護衛艦的事件。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認為為了防止危機的發生,日美兩國需要進行積極溝通。
那麼,雙方在會談上進行了哪些討論呢?為了避免刺激中國,會談內容沒有對外公開,但這更加證明雙方進行了坦率地討論。
「首先,希望聽聽您的看法」
在歐巴馬總統的催促下,日本首相安倍首先談到了亞洲的局勢。安倍表示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問題上,中國海監船仍在「侵犯日本領海」,但日本一直在冷靜對待。此外安倍還表示為了修復中日關係,力爭建立戰略互惠關係。
多位消息人士透露,歐巴馬在聽完安倍的講話後表示:
「日本正在非常冷靜和克制地應對爭端。美國對於日本的態度給予高度評價」
隨後,歐巴馬強調:「希望和平解決尖閣諸島問題引發的對立。良好的日中關係也符合美國利益。日中對立將是關係到地區整體穩定的問題。希望各方攜手加以應對」。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美國的真實想法主要有2個。第一,歐巴馬明確認為正在加劇緊張局勢的是中國方面。
第二是,美國不希望在尖閣諸島問題上引發爭端的迫切願望。由於財政困難,美國的國防預算即將遭到大幅削減。而在朝鮮問題上,美國也不能將中國變為敵人。
敦促中國遵守國際規則
安倍也察覺到了歐巴馬總統的這種內心想法,沒有窮追不捨。美國政府解釋「尖閣諸島是《日美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而安倍在與歐巴馬的會談上,沒有要求美方再次確認這一表態。
不過,美國對中國似乎也並未轉為消極應對。在首腦會談上,日美也為對華外交領域加強合作埋下了伏筆。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