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股價2月首次突破了800美元大關,在美國股市成為熱議話題。
IT(資訊技術)企業股價超過800美元,谷歌還是第一家。這與財報發佈後股價出現下跌的蘋果形成了鮮明對照。
推高谷歌股價的驅動力不是負責平板終端「Nexus7」等業務的網際網路檢索相關部門,而是之外的「其他」部門。其近期財報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2倍。
谷歌要經營零售店舖?
這裡的「其他」也可以説是相對於網路的「現實」。《華爾街日報》報導稱「谷歌股價快速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模倣蘋果,打算自主經營零售店舖」。
 |
谷歌的平板終端「Nexus」 (kyodo) |
谷歌正在快速擴大業務範疇。除了Nexus7外,還開始銷售配備自主研發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專門用於上網的「Chromebook」。就算只是銷售自有終端,很可能也需要蘋果一樣的零售店舖。
谷歌目前銷售額的8成以上來自網路廣告。終端産品方面目前還不是很突出,但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電腦如今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亞於當初個人電腦的誕生。谷歌必須做自己的産品」。
線上服務與終端銷售、網上銷售與實體店舖——與其説谷歌想要結合虛擬與現實的業務,倒不如説是想要主動打破二者的分界線,創造全新的業務模式。
谷歌股票在04年8月份新股發行(IPO)後,用大約3年時間突破了700美元。受金融危機後股價整體表現低迷影響,股價漲至800美元用時5年多。不過,在未來的「激變期」,股價有望以更快速度突破900美元大關。
「尋求人類登上月球一樣的大膽想法」,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月27日的報道,谷歌為解決能源等問題,召開了集思廣益的網路視頻會議,名為「Solve for X」。
拿能源問題來説,能創造出不僅不排放二氧化碳、反而吸收二氧化碳的理想燃料嗎?能夠穩定生産作為原料的能源作物嗎?諸如此類,谷歌開始正面探討類似大課題,利用網路這一共通的基礎設施來尋求解決對策。
網路有無限可能。只不過目前還無法預測今後將出現什麼資訊和新技術以及該如何利用。谷歌要做的是緊跟今後可能出現的新技術與社會革新。
其重點還是網路與現實的「分界線」。正是這裡蘊藏著無限成長可能。「網路革命」和「頁岩革命」都是如此。
能源産業最近的熱門話題是洲際交易所(ICE)收購紐約證券交易所總公司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Euronext)。
擁有220年歷史的企業被12歲新秀收購
ICE於2000年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成立,是一家以商品期貨交易為中心的新興交易所運營公司。只有12年歷史的ICE為何能收購擁有220年歷史的NYSE呢?
NYSE是一點一點走向衰敗的。除了微軟、蘋果和谷歌相繼上市、在納斯達剋日益崛起外,另一個原因是在頻繁交易等技術革新中遭到淘汰。
另外,資金充裕的投資者漸漸不再將傳統産業佔大半江山的NYSE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對象。
如今,美國投資者最關注的是外國股票、債權和期貨等金屬衍生品。與股價相比,金屬衍生品價格變動更激烈,受到很多投資者青睞。擅長石油期貨交易的ICE,輕鬆跨越了IT、金屬衍生品和頁岩革命的分界線,取得了顯著成長。
産業的活力來自哪?觀察網路和能源領域會發現,其活力就來自「跨越分界線的企業」。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産業部副部長 中山 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