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管道爆炸為中歐重啟BIT提供了契機
2022/10/24
![]() |
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總部(REUTERS) |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王英良
9月27日晚,北溪一號及二號管線均發生爆炸,發生多點天然氣洩漏。北溪二號建成後並未實際投入運營,北溪一號於8月30日起亦開始無限期停供。在地緣衝突背景下,北溪管線恢復運營的可能性極低。這一爆炸,驚醒了歐洲,引起了新的競鬥。
管道爆炸給歐洲能源帶來四大衝擊:
01 能源價格上漲加劇歐洲困境
歐洲天然氣價格已經從8月底的峰值下滑,因為各國為了滿足冬季燃油需求的激增,已經把冬季前的能源儲備增加到了儲能的87%。但歐洲天然氣價格在管道破壞的消息傳出後上升了大約14%。目前,天然氣價格比烏克蘭戰爭之前大約增加了三倍。戰爭導致的能源危機直接促成與能源息息相關的各國經濟下滑甚至出現新的經濟衰退跡象。歐洲過冬的能力將極大取決於寒冷程度以及各國是否能找到可以彌補俄羅斯減少天然氣的供應的對策,供需鴻溝加劇了歐洲發展和民生困境。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FT)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2015年11月合併成為同一家媒體集團。同樣於19世紀創刊的日本和英國的兩家報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質、最強大的經濟新聞學」為旗幟,推進共同特輯等廣泛領域的協作。此次,作為其中的一環,兩家報社的中文網之間實現文章互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