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關稅問題被認為是日本參加泛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TPP)談判最大阻力,但最近兩國就該問題談妥。在這個舞臺的背後,日本與美國汽車業巨頭福特等展開了一場外交戰。
「日本應放棄輕型汽車」
約1年前,日美兩國啟動了事務級TPP提前磋商。在那之前,美國汽車行業團體對日本提出了苛刻要求——「如果想參加TPP,日本就要放棄輕型汽車。」
 |
福特CEO艾倫·穆拉利(AP) |
「輕型汽車」是排氣量在660cc一下、4人乘坐等規格的日本一種獨自的汽車劃分。輕型汽車佔日本國內新車銷量的近4成。日本放棄輕型汽車是不可能的。在尋找是誰提出這種無理要求的過程中,有一個人浮出水面。他就是福特創始人亨利•福特的曾孫、福特現任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
福特家族是業內人盡皆知的「厭惡日本者」。這是因為福特對大型車的依賴程度較高,曾經有過每當汽油價格上漲,就會被日本小型車奪走市佔率的慘痛經歷。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福特董事長亨利•福特二世一句話就否決了與本田之間的合作談判,這句話是,「怎麼可以在配備‘小日本’引擎的汽車上使用福特的標誌?」
福特創始人家族對福特管理層擁有巨大影響力。表面上來看,福特家族只是福特的非控股股東,但通過持有特殊股掌握著該公司約4成表決權。日美磋商在一開始就遇到了阻礙。
之後,尋求取得突破的日本駐美外交官找到了1個人——福特首席執行官(CEO)艾倫•穆拉利。
艾倫·穆拉利於2006年由波音跳槽到福特,是美國産業界首屈一指的「日本通」,在其任職於波音期間,曾在飛機工廠引入豐田的生産方式。
在美國3大汽車廠商中,只有福特免於破産重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艾倫•穆拉利的經營手腕。穆拉利應該對創始人家族有很大影響力,得出如此結論的日本外交官通過當地底特律的財界人士,成功與艾倫•穆拉利進行了接觸。
但是,這一舉動也被福特創始人家族察覺。
去年5月,艾倫•穆拉利在華盛頓稱「應該認識到,日本並非自由貿易主義者」。這一表態反映了創始人家族的態度。
艾倫·穆拉利自身也對汽車關稅問題懷有危機感。福特在拓展新興經濟體市場方面落後於其他公司,營業利潤的大部分依賴北美市場。此外,在美國銷量的約3成為卡車。如果不能在乘用車領域維持2.5%、商用車領域維持25%的關稅,福特的經營可能受到衝擊。
此時,日本對福特的遊説遇到了挫折。但是,事態在意外的地方取得了進展。
通用意在東南亞
在日本和福特之間進行調停的是美國另一個汽車巨頭通用汽車(GM)。據談判人士透露通用勸説福特收回無理要求:「TPP是美國國策,也非常期待日本參加。汽車業界不能自己從中作梗」。結果成功促使福特將調門降低至「調整輕型汽車稅率」。至此,日美達成協定成為了可能。
日美兩國政府將敲定汽車關稅協議。美國對日本車徵收的關稅目前仍將維持,而如何處理此前作為焦點的輕型汽車的問題,將留待今後展開磋商。日本在並未作出大幅讓步的前提下就解決了問題。
通用進行居間調停的原因何在?「如果日本參加TPP遇到挫折,通用進駐新興市場國家的戰略就可能推遲」,談判相關人士如此透露。通用的真實意圖不是開拓日本市場,而是開拓將參加TPP談判的越南和馬來西亞市場。
圍繞日美汽車關稅協議,各方存在各種想法。這出人意料地敲開了日本參加TPP的大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久將正式表示參加TPP談判。
(杉本貴司 紐約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