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鋰佩克」到「電池金屬卡特爾」,全球興起一波資源民族主義
2022/11/24
![]() |
印尼的鎳礦(REUTERS) |
文丨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王英良
10月末,阿根廷國家通訊社報導稱,合計擁有全球過半鋰資源的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正在草擬一份文件,以推動建立一個「鋰佩克」,即鋰礦行業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從而在鋰價值波動的情況下達成「價格協議」。三國外長還希望為可持續工業發展和科技發展的共同前景制定指導方針。報導稱,如果三國達成共識,未來甚至不排除吸引澳大利亞加入。同樣,東南亞的礦産大國印尼,近日有個計劃,稱正在研究組建「電池原料版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應對因再生能源趨勢而高漲的鎳、鈷礦需求。這樣看,發展中國家已經日益意識到自身的自然資源可能帶來的戰略性優勢。
相比于全球普遍存在的鎳,由於汽車石油動力轉向固體電池動力,目前最可靠的電池內容物金屬就是鋰,所以「鋰佩克」成立的可能性大。在動力電池中,鎳對電池的能量密度起重要作用。在111三元電池中,所採用的鎳錳鈷(NMC)電池的成分比例為33%鎳、33%鈷和33%錳;在622電池中,採用是的60%鎳、20%錳和20%鈷;在811電池中,採用是的80%鎳、10%錳和10%鈷。此外,還有鎳含量更高的9/0.5/0.5三元電池。鎳可以增加材料的體積能量密度。鎳是電池的導電金屬,但除了鎳基電池之外還有鐵基電池,市場對鎳礦的依賴沒有鋰礦強烈,比如,特斯拉將部分三元鋰電池換成鐵鋰電池,原因正如馬斯克所言,「鎳是我們在鋰電池生産中最操心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把標準里程版的電動汽車換成鐵鋰電池,富含鐵的鋰電池!」。鎳金屬價格高昂,在與鐵的競爭中並沒有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FT)
日本經濟新聞社與金融時報2015年11月合併成為同一家媒體集團。同樣於19世紀創刊的日本和英國的兩家報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質、最強大的經濟新聞學」為旗幟,推進共同特輯等廣泛領域的協作。此次,作為其中的一環,兩家報社的中文網之間實現文章互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