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本田聯盟CEO的焦慮——中國軟體

2023/04/19


      杉本貴司:上海國際車展於4月18日開幕。這是在擁有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時隔較長時間後再次舉辦的大型車展,各國大型汽車廠商的參展內容也因此受到關注。這次車展上,預計汽車廠商將紛紛展示新款純電動汽車(EV)。一方面,令日本行業相關人士警惕的是中國開發的汽車軟體。

    

水野泰秀擔任索尼本田移動出行的會長兼CEO

      

      「與汽車廠商製造一直以來建立的世界觀不同。僅靠我們自己是不可能實現。我覺得很可怕。」

 

      在中國,軟體正在不斷引發汽車創新。索尼集團與本田對半出資、於2022年9月成立的索尼本田移動出行(SonyHonda Mobility)的會長兼首席執行官(CEO)水野泰秀這樣描述這種威脅。水野在老東家本田從2010年起曾被派駐中國10年、擔任當地負責人。

   

      「輕視的眼光」不可取

   

      本田相繼決定與從事網路銷售的阿里巴巴集團、從事檢索的百度、提供圖像識別的商湯集團等中國大型科技企業合作,其中水野指出自己受到其衝擊的企業是1991年創立、可以稱得上中國軟體企業中的「老牌勁旅」的東軟集團(Neusoft)。

  

      事情要從2017年説起。那年,水野訪問了位於中國東北大連的東軟集團大型開發中心。該公司向其展示了一個又一個正在研究的汽車相關技術。比如,將純電動汽車停進車庫就立刻開始無線充電,與此同時,車輛與雲端連接,數據隨之更新。這樣一來,一會兒工夫汽車就完成了升級。

      

索尼本田移動出行(SonyHonda Mobility) 在CES上發佈了「AFEELA」的品牌名

    

      當時,水野腦海裏浮現出的是在上海市試駕過的被稱為「中國版特斯拉」的新興純電動汽車廠商上海蔚來汽車(NIO)的車輛。説到上海蔚來汽車,用機器人更換電池的系統非常有名,但令水野感到震驚的卻是車載軟體。「請打開窗戶」,手握方向盤的水野用不是很擅長的中文下達指令後,車窗立刻降了下來。


 

      雖然這些都是已經存在的技術,但令水野震驚的是將這些軟體實際裝備到車輛、不斷使其完善的速度。本以為是在展會等場合演示的技術,一不留神,已在道路上實現了實用化。

 

      「這種想法是(我們這些傳統)汽車廠商根本無法實現的。這種印象很強烈。汽車的完成度本身也在不斷進化。不能用‘因為不是汽車廠商所有做不到’這種由上至下的輕視的眼光來看待。我覺得必須和這些人合作」。水野也的的確確做出了與東軟集團聯手的決定。

   

      本田成為動不了的「巨大戰艦」

  

      2020年,水野作為本田汽車部門負責人被調回了日本。本田歷代汽車業務本部長通常要常駐東京青山總部,而在中國感受到了來自其他領域挑戰者威脅的水野決定居住在汽車研究所所在的栃木縣。在超越傳統「汽車廠商」領域的軟體的世界裏誕生的創新總有一天會顛覆汽車行業。水野認為,正因為如此,汽車廠商也必須盡可能加快推進改革。

 

      不過,時隔許久回到日本後,水野逐漸看清了本田這個龐大組織的實際情況。大大小小的會議從早上一直開到晚上。下達的指示不僅要傳達給開發部門,還要按順序傳達給總部、工廠、採購部門、營業部門,等待一線的反應需要好幾天。

   

      不僅如此,本田面臨的課題還不只存在於軟體,放眼世界,汽油車及混合動力車等需要應對的問題因地區不同而大相徑庭。要配備新技術,必須多次通過公司內部評估會的關卡。也許也受到了2013年推出的小型車「飛度(Fit)」第3代車型在短時間內5次實施召回的影響。「(我們)變得小心翼翼,擔心出現品質問題怎麼辦」,水野説。毋庸置疑,作為關乎性命的汽車的生産企業,這一點是不能妥協的問題。但是,這與自己在中國看到的速度感相比,就算不情願也只能承認其中的差距。

 

      「巨大的戰艦遲遲不動。坦白來説,當時覺得(改革)真是難到上天的一件事」,水野説。

  

曾在索尼的軟體業務中摸爬滾打的川西泉就任索尼本田移動出行的社長兼COO

    

      這時,傳出的是本田的一線已經開始展開行動的與索尼合作的消息。在2022年3月這一消息被閃電公佈後,水野被任命為與索尼共同成立的索尼本田移動出行的「掌舵人」。索尼方面的代表人是川西泉。在第一次會議上,水野稱「提起索尼,讓人聯想到的是‘Walkman(隨身聽)’」。

       對此,川西泉對水野説:「我們現在已經是軟體企業了」。


      川西在索尼的電子部門處於鼎盛時期的1986年進入該公司工作,以電腦軟體部門為開端,通過遊戲機「PlayStation」嶄露頭角。但他主要負責的並不是遊戲機本身,而是與稱為第三方的外部軟體開發公司的合作。水野與川西一起工作後發現,川西的行事風格與在中國看到的風格很接近。水野説:「當我提出‘試一下這個技術吧’的時候,他會馬上去實際裝配」。

 

      目標是成為「移動出行科技公司」

 

       但水野並沒有否定老東家本田的行事作風。他説「並不是説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而是(將各自的長處放在一起)混合起來」。關乎性命的部分絕不允許有任何妥協的「汽車廠商」的自負之心也絕不能被忘記。

 

      索尼本田聯盟已經起航。雖然經常被形容為「純電動汽車聯盟」,但據説其目標是成為以軟體為中心的「移動出行科技企業」,這是汽車企業的一種新形式。受到全球矚目的跨行業聯盟會給汽車行業帶來什麼樣的新變化呢?能否戰勝水野在中國看到的成為威脅的存在呢?

 

      索尼本田聯盟創造的汽車價值要到兩年以後才能得到市場驗證。從一般的汽車製造週期來看,這是一個極短的時間。但是,如今汽車發生的變革浪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事情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在中國目睹的情況已經説明了這一切。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杉本貴司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