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本田挑戰(2)探尋「Waigaya」之後的創造力

本田挑戰(2)探尋「Waigaya」之後的創造力

2022/09/16

PRINT

    5月中旬,位於東京南青山的本田總部擠滿了員工,員工們互相問候:「好久不見了啊」。原因是本田決定日本國內的所有事業所原則上都要到公司上班。契機的是社長三部敏宏來到栃木研究所時,對停車場的冷清感到吃驚。雖然原因是疫情下居家辦公的普遍滲透,但三部敏宏認為「這樣下去,將無法生産出好産品」。

 

      本田擁有員工可以超越立場面對面展開討論的「Waigaya」(暢所欲言式會議)傳統。以本田宗一郎倡導的現場、現物、現實的「三現主義」為依據,為了恢復可創造出獨特産品和技術的創新能力,本田堅持讓全體員工到公司上班。

 

      本田探尋的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新Waigaya形態。生産摩托車的熊本製作所(位於熊本縣大津町)坐落於阿蘇山山麓。在新機型研發大樓內,超過1萬平方米、沒有設置隔斷的辦公室裏聚集了約700名從事研發、生産、採購等工作的人員。

 

      「我去一下工廠」,相關人員聚集在實車前,馬上就能展開與競爭産品作對比等跨部門的討論。

 

      本田技術研究所曾是本田的原動力,開發出了環保車和機器人「Ashimo(阿西莫)」等,所以也長期被視為「禁區」。但自2019年4月起,本田技術研究所也終於開始被「動刀」改革了。為了從産品策劃到量産一氣呵成,不管是摩托車還是汽車,都開始在日本全國進行集中重組。

 

本田在埼玉縣和光市的研究據點

 

      本田技術研究所1960年從本田主體獨立出來的契機,是本田宗一郎的盟友、被稱為大掌櫃的藤澤武夫提出了相關建議。

 

       藤澤武夫為了「打破萬物變遷的成規」,持續探索企業擺脫衰亡的方法。他認為應該永久保存不受業績影響,能夠不斷自由提出創意的組織。

 

        但與藤澤武夫的理念相反,「不允許失敗」(摩托車部門),「全是優等生,不再有異端者」(老員工),本田技術研究所的創新能力一直在衰退。因為「研究所繁榮,而本田在滅亡」,垂直型組織結構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

 

       改革並非易事。「我已經來這裡3年了。雖然和九州沒有任何淵源」,一名從栃木研究所調到熊本工作的一名高管感嘆道。

 

       研究所原有的1.4萬人縮減到了三分之一。研究所社長大津啟司説:「將瞄準未來10年以上專注於技術開發」。雖然可用於製備生物燃料的培養藻類等的研究進展順利,但能否建立起評估成果並有助於形成業務的機制呢?實現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變和流行。如果能夠對二者嚴加區別,就能恢復自由的研發風氣,提高收益能力。本田的生存之路也就能開闢出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天邊靜、白井咲貴、古川慶一、阿部晃太朗、為廣剛、北川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