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天

  • 0504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大氣污染與日本人才實力

中國的大氣污染與日本的人才實力

2013/05/03

PRINT

 編者按: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在日本經濟新聞(電子版)「經營者部落格」開設專欄。經過丹羽宇一郎本人同意,日經中文網刊登部分文章的中文版。

     日本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中國的大氣污染已經成為非常嚴重的問題。在今後一段時間,偏西風將增強,隨之將進入黃沙飄飛的季節,中國的微小顆粒狀大氣污染物(PM2.5)可能飄到日本。尤其是對日本北九州市和鳥取縣附近的影響較大。這一切清楚地告訴我們,不僅經濟界,就是在自然界,中國和日本也具有難捨難分的關係。

 
      雖然日本的空氣與原來相比好多了,但如果中國處於目前的情況下,即使日本不斷凈化空氣,也將面臨極限。我們應該跨越喜歡與不喜歡,想方設法應對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在防止大氣污染的技術積累方面,曾在經濟高度增長時期經歷過公害的日本具有壓倒性優勢。中國人應該也明白這一點。例如,在中國極為暢銷的空氣凈化器都是價格昂貴但品質過硬的日本産品。此外,在火力發電站等煙氣凈化技術等領域,日本的技術實力也備受期待。

      我認識的一位中國醫生每次來日本,都大量購買日本的藥品。這位醫生告訴我:「當然都是朋友托我買的,中國藥品無法信賴」。也就是説,中國産品仍然遠遠不如日本産品的品質。品質方面的優勢或許不會輕易消失。日本的強項在於腳踏實地進行技術積累,然後毫無保留地傳給下一代。提高和保持品質,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日本的國民性適合這種努力,而中國不一定是如此。

      日本産品品質實力的重要關鍵之一就是在於生産一線工作的技術工人的素質高。不論研究機構開發出多麼優秀的技術,要想確立以適當成本進行大量生産的技術、或者實現大型機械設備的順利安裝和穩定運作,筆者認為熟悉一線工作的技術工人所起的作用都非常大。要繼承這種技能,就需要穩定用工、培訓以及傳承技術的良性循環。

      然而,對於日本能否保持這一優勢,最近我開始感到有些不安。原因是經常聽到企業抱怨「很難培養年輕人」。

       在抱怨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是「寬鬆一代」之前,我認為企業自身負有很大責任。很多企業在減少正式員工招聘,增加非正式員工。筆者估計這是因為訂單下滑、不得不削減固定成本時,非正式員工比較容易裁掉吧。企業會用心培育10年、20年後也繼續在公司效力的正式員工,而對於不知道工作幾年的非正式員工,就不那麼認真教育了。

       因為正式員工不斷減少,技術傳承的基礎正變得越來越薄弱。由於非正式員工頻繁跳槽,技能的積累無法持續。這難道不是在浪費寶貴的人力資源嗎?這樣下去的話,將由現在的年輕人來起到核心作用的10年、20年後,日本的技術實力將會衰落。這種跡象已經開始出現。

       安倍首相敦促企業提高員工薪水。當然,加薪是好事,但如果考慮到日本的未來,筆者認為應該優先減少非正式員工,多聘請年輕人為正式員工。如果工資總成本有限,那麼就應該提高專業性很強的白領和年紀較大員工的非正式員工比例,多照顧擔當未來的年輕人。

       毋庸置疑,中國的環保對策對日本企業來説是巨大的商機,能否抓住這一商機關鍵在於人才實力。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人才培育將會滯後,日本的品質實力很可能衰落。得益於最近的日元貶值,想必不少企業鬆了一口氣,如今正是經營者發揮領導能力培育年輕人的時候了。這決定了日本企業能否取得持續發展,也是敏銳的投資家所關注的。

丹羽宇一郎 簡歷:

丹羽宇一郎1939年1月出生於名古屋市。在伊藤忠商事糧食部門擔任糧食外貿業務員時嶄露頭角。1998年就任社長,第2年果斷清理了約400億日元不良債權,實現了V字型復甦。2010年6月,因中國人脈豐富而受到關注,成為日本第一位來自民間的駐華大使。父母經營書店,從小耳濡目染,是日本商界數一數二的熱愛讀書的人。喜歡古典音樂賞析、書道和俳句等,愛好廣泛。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5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